日本最近在游戏人才培养上动作挺多,国内游戏市场都到2.5万亿日元了,比十年前翻了一倍,现在连东京艺术大学都要开游戏硕士班,就为了跟中国、韩国抢人才,守住自己的游戏产业优势。
东京艺术大学今年7月宣布,2026年4月要在电影与新媒体研究生院下开“游戏与互动艺术系”,招20个硕士。
说实话,这学校本来走的是纯艺术路线,现在把游戏当“现代新型综合艺术”,课程设计得还挺细。
学生要学的东西不少,既有数字编程、游戏视觉效果这些技术活,也得练音乐表达、角色设计这些艺术课。
负责的冈本光子教授还说,设计动画角色得懂人体骨骼结构,跟学素描一样重要,“游戏越先进,艺术基础越重要”。
这话其实挺有道理,你看日本那些好游戏,比如《塞尔达传说》,角色动作、场景美感都是加分项,靠的就是这种艺术底子。
不光是顶尖艺校,其他大学早早就开始布局了,大阪电气通信大学2003年就成立了数字游戏系,2010年东京工艺大学也跟上设了游戏系。
这些学校不只是教编程,还跟任天堂、SEGA这些大厂合作开实战课,学生得真刀真枪参与项目开发。
2024年就有学生协助做了《动物森友会》的衍生小游戏,毕业直接能对接工作,比光学理论实用多了。
还有2020年开办的东京国际专业技术大学,他们数字娱乐系的游戏课更全面,从编程到IP战略都教,连数学、英语、比较文化都得学。
系主任斋藤直宏以前在游戏公司待过,他说“学生懂点数学才能搞懂游戏物理引擎,会英语才能做海外推广”。
本来想觉得这些课跟游戏没关系,但后来发现,现在做游戏早不是一个人闷头写代码了,得跟团队里的美术、运营沟通,懂点杂学反而能减少误会。
这学校的游戏课还挺抢手,2025财年就80个名额,却来了365个申请者。
22岁的四年级学生富永由真就靠这课程找到了游戏公司的工作,他说“学的东西特别全,从做游戏到怎么卖游戏都懂,面试时跟HR聊IP运营,一下就被看中了”。
为啥这些日本大学突然这么上心培养游戏人才?其实背后是市场推着走。
20世纪80年代,做游戏的基本都是编程工程师,一台Famicom游戏机,一个工程师就能折腾出个小游戏。
但现在不一样了,游戏机越来越先进,得有人专门做精美的计算机图形,有人做背景音乐和音效,还有人琢磨怎么把游戏IP做成周边、改成电影,分工细得很。
Fami通集团的人就说“大型游戏不能只靠工程师”,现在跟中国、韩国竞争这么激烈,更需要能团队合作的全能人才。
你看2024年全球游戏营收前10里,中国的腾讯、米哈游,韩国的NCSoft各占两席,日本就任天堂、索尼撑着。
中韩游戏技术迭代快,还特别会做海外推广,日本要是还只靠老工程师,早晚得被比下去。
政府也在背后推一把,日本2024年6月出的《新酷日本战略》,直接把游戏当国家核心产业。
现在日本内容产业的海外市场规模都到5.8万亿日元了,比半导体出口还多3000亿日元。
说白了,游戏不光是年轻人玩的东西,还是能赚外汇的“国宝级产业”,政府肯定得支持大学培养相关人才。
更关键的是,年轻人愿意干这行,东京计算机娱乐供应商协会去年调查了3689个小学生到中学生,发现游戏创作者成了小学和初中男生最想做的职业。
以前kids都想当医生、老师,现在觉得“能创造自己喜欢的游戏世界”更酷,还觉得这行前景好。
大学开游戏专业,既能吸引生源,又能帮学校提高知名度,毕竟现在70%的日本专业和职业大学都招不满人,谁也不想错过这个热门方向。
如此看来,日本大学加码培养游戏人才,不是一时兴起,是看准了“市场有需求、政策有支持、年轻人有兴趣”。
他们没跟中韩拼谁的编程技术更牛,反而抓自己的艺术优势和IP运营能力,这招还挺聪明,毕竟日本游戏的文化底蕴摆在那儿,只要人才跟得上,想守住全球竞争力应该不难。
更新时间:2025-10-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