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吴石临刑前打了两个电话,第一个是给陈诚,第二个却没打通

1950年6月10日凌晨,台北青岛东路看守所的牢房里,国民党陆军中将吴石在行刑前提出了最后一个请求:拨打两通电话。这个看似普通的举动,却成为窥见历史暗流与人性复杂的窗口。

第一通电话拨给陈诚,保定军校出来的老同学,吴石三期,陈诚八期,早年读书时把吴石写的东西当尺子用,1926南昌打起来,炮火里吴石把负伤的陈诚从战场背出来,这条命捡得很直接,所以电话接通,吴石没替自己说一句,只把话放在家里人上,辞修兄我时间不多,碧奎和孩子们托付你,别让他们冻着饿着,陈诚那头安静一下,说吴家上下我来安顿,这几句一落地,背后的局面就摆在那里,蒋在清算,军事审判官蒋鼎文韩德勤刘咏尧提了改判死缓被革职,桌面上求情走不动,心里有数。

第二通打给参谋总长周至柔,保定同窗,昆仑关那场仗一起谋过的,电话没接,解密档案里写人就在办公室,毛人凤的人盯得紧,不敢动,这种沉默挂在那儿,白色恐怖的那层空气从门缝里往外冒,位子高也要算计,义要不要扛,身后的人要不要护,各自拿尺子量。

电话挂断四小时,马场町刑场,吴石同朱枫陈宝仓聂曦一并就义,走到那一步,他朝大陆方向鞠躬,留下一句,凭将一掬丹心在,泉下差堪对我翁,这两通电话没停在那天,后面的余波像水面一圈一圈推开,陈诚把话兜住,用陈明德这个名字,每月给吴家二百台币,当时基层警察月薪大概六十,王碧奎那边原定九年,最后压到七个月,周至柔这边,拿保定同窗的名义,匿名接济吴石长子,钱一笔一笔寄着,一直撑到成年。

2000年台湾国史馆解密,线索一段一段露出来,陈诚副官提起临终的话,北伐那年你背着我避炮弹,一九五零年我却没能背你避子弹,吴健成到1994年才知道,父亲骨灰归葬北京福田公墓那天,旁边的人把这十五年的暗中照看讲清楚,历史在这回身,角度一变,看到的就不一样,陈诚的沉默不是冷冷的撇开,是在局势里做取舍,周至柔电话没接,账本上有匿名汇款在补,这些细节放在一起,像把路灯一盏一盏点亮。

两通电话像一面棱镜,个人的命运从一侧进,时代的风从另一侧吹,折出来的光有深有浅,权力那套规矩硬得很,人心的温度在暗处缓缓流,2013年北京西山无名英雄广场立起吴石的雕像,花常有人放,来来往往停一会儿看一眼,那段关于忠诚道义和救赎的旧事,就在风里摆着,提醒后来人,历史不拿黑白两块板子去盖章,更像一条从光明到幽暗的细长光谱。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5

标签:历史   两个   电话   陈诚   周至   保定   尺子   泉下   同窗   北京   国史馆   西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