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食式微,外卖狂飙:餐饮老板如何打赢这场“保卫战”?

“6块9两荤一素”“0元奶茶送上门”“9块9整只烤鸡”……当这些不可思议的“白菜价”美食,被平台疯狂补贴、骑手飞速奔送,街头巷尾一片热火朝天时,不少餐饮老板却笑不出来。

因为门店里的后厨是热的,外卖单是爆的,但堂食区却冷得发凉

在合肥做粉面的小阿君说,7月是她今年以来最差的一个月,“连菜市场游客都少了”。在北京兼职的周欣也观察到,自家西餐厅翻台率从月初的五六轮,骤降到现在中午两三桌。甚至深圳一些原本排队的湘菜馆,周末都坐不满了。

更扎心的是,有顾客已经形成了“外卖低价=正常价格”的错觉。合肥的王老板说,他的米线堂食13元,外卖补贴后只卖5元,“谁还跑来店里吃?”

堂食,才是一家餐厅的根基

为什么堂食这么重要?看一笔简单的账就清楚了。

假设一个餐厅每月房租加人工10.5万元,不管有没有顾客,这笔钱都得交。如果每月只来1000人,那每位顾客就要“分摊”105元的成本;但如果来了3000人,每人只摊35元。客流越多,利润越高;堂食客流少,成本压得人喘不过气。

更别说,堂食还能点酒水、小吃、甜品这些高毛利产品,真正能拉高营收的,往往不是主菜,而是这些“附加值”。

而从品牌经营角度看,外卖是平台的生意,顾客属于平台,不属于你,今天补贴,明天转身就走;而堂食,是“私域”生意,是你和顾客面对面的连接,是顾客记住你、认同你、愿意再来的理由。

很多菜品,外卖送到家味道就变了。一份红烧肉,端上桌香气扑鼻,送30分钟后却冷油发腻——风味的灵魂,只在堂食里

餐饮老板,必须打赢这场“堂食保卫战”

现在不是讨论“要不要保堂食”的时候了,而是“怎么守住”的问题。以下这三点,值得所有餐饮人深思:

一、产品为王:做顾客“必须来店吃”的菜

外卖为速度和低价让步,口味和体验注定下降。这恰恰是堂食的优势。

聚焦那些“现做现吃”的菜品,比如现炒小炒、砂锅、鲜切火锅、刚出炉的烤鸭……这些都是必须到店体验的理由

像“山居椿芽”的杭椒牛肉面,坚持“三不”:牛肉不隔夜、浇头不预制、面条不提前烫。上桌还在“冒烟”,这就是让顾客愿意多花几块钱的底气。

还有费大厨、海底捞这些品牌,也都在强化“看得见的品质”:明厨亮灶、鲜切食材、透明操作,让顾客为“体验感”埋单,而不是为“低价”妥协。

二、招牌菜制胜:建立顾客“非你不可”的理由

一顿饭吃什么,很多人是靠“冲动”决策的,而这背后的锚点,就是你有没有一道能让人立刻想到的招牌菜

比如想吃酸菜鱼,你会想到哪家?想吃辣椒炒肉,是不是总有个熟悉店名浮现?这就是招牌菜的力量。

费大厨一年的辣椒炒肉,能卖出500万份,单品就做到10亿营收。靠的不是便宜,而是品质和记忆。

而且,招牌菜还能提升后厨效率。点得多、备料集中、出餐稳定,翻台快,顾客满意度也高,形成良性循环

三、重塑定价逻辑:让顾客为“体验”买单

补贴战让顾客对价格“失真”,很多人觉得9.9元吃烤鸡才是“正常”。

但堂食不能陪着打价格战,关键是塑造“值这个价”的价值感

怎么让顾客觉得值?

靠可视、可感、可体验。比如费大厨的辣椒炒肉为什么敢卖68元?因为现场爆炒、现切黑猪肉、顾客能看得见、闻得着、吃得出,这种体验,外卖给不了。

对餐饮来说,价格从来不是问题,价值才是答案

结语:堂食不是过去式,而是核心竞争力

当补贴退潮,平台流量红利消失,餐饮人必须重新算清这笔账:外卖是增量,堂食才是基本盘

守住堂食,不是固守传统,而是保住利润来源、品牌资产和长期生命力。

别让顾客忘了,吃饭不仅是果腹,更是一种体验、一种情绪、一种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连接。

这场“堂食保卫战”,输不起,也不能输。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9

标签:美食   保卫战   狂飙   外卖   老板   餐饮   顾客   大厨   低价   辣椒   烤鸡   合肥   平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