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丨中原青铜重器缘何出现在岭南?揭秘广西商兽面纹提梁铜卣

一件商晚期的青铜重器,缘何会出现在广西岭南地区?先秦以来,广西岭南地区和中原文明又有着怎样的联系?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珍藏的文物——商兽面纹提梁铜卣(yǒu),见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印证了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成为中华文明深厚底蕴的载体。一起走进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揭秘这件三千多年前的神秘铜卣。

视频加载中...

何为“卣”?

三千多年前的盛酒器

商兽面纹提梁铜卣于1974年在广西南宁武鸣勉岭出土,器物通高约40厘米,重约10公斤,腹部最宽达到19.4厘米,分为提梁、盖子和器物的下半部分。经专家研究判断,这件铜卣可能是一件商代晚期的青铜器。

“卣”属于古代青铜器的一种器型类别,通常作为盛酒器所用。《诗经·大雅·江汉》中,有这样一句诗:“厘尔圭瓒,秬鬯一卣。”秬鬯是一种使用黑黍和郁金草酿制的高级香酒,卣就是来盛装秬鬯的一种酒器。商周时期,贵族在举办盛大宴会、祭祀活动中使用“卣”。

△商兽面纹提梁铜卣

巧夺天工

纹样彰显对自然的崇拜

商兽面纹提梁铜卣表面装饰有众多精美纹样。铜卣腹部凸出的纹饰是兽面纹,体现着古人对凶兽、猛兽的敬畏和渴望之心,也表达着古人希望受到神兽的保护和庇佑。兽面纹也是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中,最为常见、最为频繁使用的一种装饰纹饰。

除了兽面纹,这件铜卣表面还装饰有牛首、蝉纹等纹样。商代青铜器大部分是羊首、兽首或其他瑞兽,而牛首造型在商代青铜器中非常少见和独特。据推测,这件文物上的牛首可能和当地的牛文化图腾相关。

在铜卣的提梁上方还装饰有细小的蝉纹。在古人看来,蝉是一种神秘而圣洁的灵物。

兽面纹犄角上方则装饰有蟠螭纹和夔纹,是蛇纹向龙纹的重要演变,也体现古人对龙文化的崇尚和敬仰。

神秘族徽?

见证跨越山海的文化交织

秦汉以来在岭南地区设立南海郡、象郡和桂林郡,而商兽面纹提梁铜卣出现在广西岭南地区,意味着早在先秦时期,岭南地区的西瓯和骆越先民,就与中原文明有着重要的文化交织和往来。这件铜卣又蕴含着什么样的秘密?

在铜卣当中发现了一个重要的文字信息,它形似一个人物双手持利器向上的一个姿态,这个纹饰可以读作“天”字。经过专家细致研究推断,这个纹饰和中原地区的商周青铜器纹饰有着极其相似的特点,极有可能是来自黄河流域的一个家族族徽的重要标志。铜卣可能是通过战争、掠夺、赏赐,又或是交易的方式来到岭南地区,这件青铜器,向我们揭开了中原民族和壮族先民之间交往、交流和交融的历史篇章。

(总台记者 廖汨 陈小鹏)

©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

责任编辑:李妍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7

标签:历史   提梁   中原   广西   岭南   青铜   视频   纹饰   青铜器   酒器   地区   纹样   商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