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国家在同一段时间,既让世界看到“大国重器”,又让“麒麟”重回江湖,会是什么效果?答案很简单:震撼。既是军事层面的,也是在科技产业的。
而且,两款不同的东西更是让一个领导人赞不绝口,那便是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
他曾经就拿着华为Mate X6折叠屏手机,称其是世界上最好的手机,而当他提到九三阅兵的时候则称“中国就是世界第一大军事强国”。那么,如今华为又在哪些方面做到了赶超?
麒麟9020官宣回归
先说阅兵。坦白讲,大规模装备展示,中国不止一次做过,但这次的气质不同。公开亮相的尖端武器,多数是第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那些以往只在传闻、推测里出现的装备,更是成了画面里的实物。
当然这还只是明面上的,背后,未展示的部分是什么?没人能给出确切答案,但大家心里都清楚:中国的武器库,不可能只有舞台上那一部分。换句话说,这是一种信号:展示的,已经够震撼;没展示的,才是真正的杀手锏。
而就在同一周,华为的产品硬生生抢了全球科技圈的头条。先是8月31日,市场调查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最新报告获悉,2025年的第二季度,华为的智能手表全球出货量同比增长52%,首次超越苹果。
9月4日,又是华为Mate XTs三折叠手机登场,价格17999元起。贵?是。但真正让全场沸腾的,不是折叠屏,而是那颗“中国芯”的麒麟9020。
要知道,自2019年美国制裁之后,华为旗舰机的处理器成了最敏感的话题。芯片断供,旗舰停更,5G标识一度消失。很多人甚至怀疑:麒麟,还能回来吗?
如今答案揭晓。四年沉寂后,麒麟9020官宣回归,性能直接提升36%,而且稳定可控。
要知道,它不仅是一颗芯片,更是一种突破的象征。华为等了整整4年,终于能在发布会上大大方方说出“麒麟”两个字。这背后意味着什么?一个字:稳。芯片良率过关,量产无忧,不怕再被“卡脖子”。
而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和华为巨大的研发投入直接相关。2025年上半年,华为营收4270亿,同比增长3.95%;净利润虽然下滑,但研发费用却高达969.5亿,占营收22.7%。平均下来,每天砸进去5.36亿。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华为和苹果同时发布新品,外界也因此调侃是双方的“正面对决”。
但今年可就不同了,华为提前一周抢先官宣。最狠的是,麒麟的回归,让苹果高端市场的最大卖点瞬间没那么独一无二。那么,这能否说明美国的打压已经限制不了中国科技?
美国对中国卡脖子越来越难了
众所周知,在过去几年里,美国对华为的围堵,手段可谓极限:芯片断供、5G限制、全球供应链施压。当然也目的很简单,就是卡住中国的科技脖子。
但如今不一样了,麒麟归来,鸿蒙成熟,华为终端回到巅峰。这种结果,恰恰把美国的战略局限暴露无遗。短期打击有效,但长期遏制无望。甚至因为逼迫,反而激发了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
可以说,不论是东风-5C、东风-61、歼-20S,还是华为Mate XTs三折叠手机,麒麟9020,都用事实证明了:狭路相逢勇者胜,而中国科技、中国实力便是那个勇者。
值得注意的是,华为最新品还有个耐人寻味的细节,即余承东在发布会上说,“Mate XTs能接入全国1.5万个地震观测站,实现秒级预警。”
也就是说,这款华为Mate XTs三折叠手机让安全性、民生性、科技性实现了三位一体。
当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华为麒麟9020的重生,还不能完全意味着“中国芯”已经全面突破,毕竟光刻机、EDA软件等高端制造设备的先进国产化,还需要时间。但趋势明确了,那就是被卡脖子的链条正在一环一环被补齐。
大国重器,是看得见的力量。麒麟重生,是摸得着的信心。它们背后的共同逻辑,不是简单的“技术炫技”,而是国家治理与产业协同的结果。
所以,当中国在同一周,既展示“国防底牌”,又亮出“科技王炸”,全球会怎么反应?有人沉默,有人羡慕,有人焦虑。但有一点,是无法忽视的:这是一个不再被定义的中国。
更新时间:2025-09-1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