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咖啡巨头同时发布新财报,瑞幸和星巴克各有喜忧

瑞幸与星巴克这对中国咖啡赛道的双雄,明面上竞争,暗地里较劲,就连发布财报的日期都选择一样,只不过作为国际巨头的星巴克跟瑞幸在中国市场的差距正越来越大。单从营收规模比较,今年上半年,瑞幸差不多已经是两个星巴克中国。而在面向国际市场,瑞幸也跃跃欲试,开始杀向星巴克的“老家”美国市场。



1、上半年正式收官,差距扩大


7月30日,瑞幸咖啡公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第二季度瑞幸咖啡总净收入为123.59亿元,同比增长47.1%,创下单季营收新高;在美国会计准则(GAAP)下营业利润为17亿元,同比增长61.8%;净利润达12.51亿元,同比增长43.6%,净利润率为10.1%,去年同期为10.4%。


财报指出,二季度GMV同比增长46.2%至141.79亿元,由于运营商店数量以及每月交易客户数量的增长导致销售产品数量增加。


随着现制饮品旺季到来,瑞幸咖啡二季度自营门店收入达91.36亿元,同比增长45.6%;自营门店同店销售增长率实现13.4%的双位数增长;自营门店门店层面营业利润达19.22亿元,同比增长42.3%。与此同时,联营门店收入同比增长55.0%,达到28.67亿元。


从营收数据对比,瑞幸依然是以自营门店为主,联营门店收入约为自营门店的31%。在门店规模上,瑞幸门店总数达到26117家,其中自营16903家,联营9214家。


上半年累计,瑞幸咖啡总净收入为212.24亿元,同比增长44.6%;净利润17.76亿元,同比增长125.4%。


同一天,星巴克中国也发布最新财报。第三财季(4月1日至6月30日),星巴克中国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至7.9亿美元(约56.94亿人民币),连续三个财季实现同比增长;同店销售额同比增长2%,同店交易量和同店客单价均取得环比增长。截至第三财季末,星巴克中国门店总数达7828家,季度内新开70家门店,新进入17个县级市场。


星巴克中国首席执行官刘文娟在财报发布之后对媒体表示,“第三财季,我们在重振增长的轨道上稳健向行。通过敏捷的创新,星巴克带来了品牌价值的持续提升和顾客体验的焕新。未来,我们仍将立足中国市场的长远发展,坚定核心战略,坚守初心,稳扎稳打,继续赢得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


分析认为,所谓的“敏捷创新、品牌提升和顾客体验焕新”,可能是指今年以来,星巴克在“文旅+咖啡”领域的持续发力,开出张掖、敦煌、九寨沟等景区门店;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的爱琴海缤纷里门店以童趣设计打造“最有童趣的门店”,为消费者提供独特的空间体验,强化品牌差异化优势。


星巴克中国在第二财季(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为7.397亿美元,同比增长5%。2025上半年合计,星巴克中国总营收规模为15.30亿美元,约110亿人民币。两相比较,今年上半年,星巴克营收总额约为瑞幸的51.9%,也就是说,比瑞幸的一半略强。


2、星巴克寻求中国买家,瑞幸门店开到美国


星巴克全球首席执行官Brian Niccol(倪睿安)在财报分析会议上表示,目前意欲接手星巴克中国股权的投资方已经超过20家,星巴克正在评估各种方案。


倪睿安还表示,星巴克未来仍希望在中国业务中“保留相当比例的股权”。星巴克希望合作方符合两个条件:首先,必须与星巴克拥有共同的使命和价值观;第二,能成为星巴克本地市场提升运营效率的绝佳伙伴。


“不是资金的问题,关键在于如何确保星巴克品牌未来能有更好的发展。我相信,未来在中国还会有成千上万家星巴克门店。”


去年11月份,星巴克中国传出计划“出售部分股权”,星巴克中国的潜在买家名单已大鳄云集,包括KKR、方源资本、太盟投资集团、华润集团、高瓴资本、凯雷投资等等。


其中最有意思的是,7月12日,有媒体报道,瑞幸的大股东大钲资本有意收购星巴克中国。截止目前,大钲资本持有瑞幸31.3%的股权和53.6%的投票权。今年4月底,大钲资本董事长兼CEO黎辉刚刚出任瑞幸董事长。若大钲竞购星巴克中国,一旦成功,它将同时持有中国两大咖啡巨头的股权。


有分析人士认为,大钲资本收购星巴克的优势在于中国市场的本土化经验,星巴克最缺的就是这个。笔者认为,大钲资本收购星巴克中国的成功可能性不大。目前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的发展,短板并不是“本土化”,而进一步打造品牌认知的年轻化,也就是说,星巴克需要加速走向瑞幸现在走着的那条路——品牌体验年轻化、活泼化、产品创新多元化,而目前的瑞幸处于这样的定位上正“如日中天”,如果大钲资本同时拥有星巴克和瑞幸,必将“左右互搏”,一旦当星巴克与瑞幸从对手变成兄弟,对星巴克的新发展是完全不利的。


对星巴克来说,最佳的中国买家其实恐怕不一定是纯粹的投资机构,而应该是某些具有可以实现业务赋能的大型实体企业集团,比如在门店扩张上的赋能,在配送及销售链接上的互动等等。诚如星巴克CEO倪睿安所言,资金不是问题,重要的是确保能够对未来的发展有利。


星巴克计划卖身中国的同时,瑞幸却加速了国际化迈进的步伐。


6月30日,瑞幸在美国纽约曼哈顿的两家门店开业。这两家门店分别位于曼哈顿百老汇大道755号和第六大道800号,仍是 App 点单的模式,据现场的消费者表示,瑞幸开业初期人流量还是很可观的。


据美国瑞幸菜单显示,门店饮品的价格是国内瑞幸的二倍以上。其饮品价格在3.45美元(约合24.71元)至7.95美元(约合56.94元)之间。其中,最便宜的是滴滤咖啡,售价3.45美元,美式咖啡4.45美元,拿铁5.75美元,生椰拿铁、丝绒拿铁定价6.45美元,瑞纳冰定价6.75美元,最贵的羽衣果蔬饮品定价7.95美元。


笔者认为,无论中国还是美国,瑞幸一旦在产品上相对于星巴克形成明显的价格优势,而且保持一定频率的产品创新,强化线上配送能力,瑞幸赢得美国消费者的青睐应该不是问题。瑞幸在美国市场复制既有的中国经营模式和经验,对星巴克而言恐怕又要面临同样的强势竞争。


2023 年,瑞幸正式开启出海之路,首站新加坡,初步摸清东南亚市场之后,又把店开到了泰国、马来西亚,现在一步进入美国市场。财报显示,截止本季度,瑞幸海外门店总数已达到89家,其中新加坡自营门店63家、美国自营门店2家、马来西亚加盟门店24家。


3、品牌体验年轻化与产品创新是始终的课题


今年上半年,整个国内咖啡赛道依然处于艰苦“鏖战”状态,一方面是价格战虽然有所收缩,但架不住尾随者们继续以低价策略分流消费者,另一方面却是原材料价格的上涨。


从5月开始,瑞幸咖啡逐步调整价格策略,部分产品涨价,但仍保持低价策略吸引新用户;七月份,库迪咖啡推出“咖啡便利店”模式,进一步迈向下沉市场;幸运咖以5元美式、8元拿铁的低价策略持续打中低端市场,2025年计划突破万店规模,并不断向一二线城市渗透。


今年年初,瑞幸咖啡发布了三条针对加盟商的补贴政策,内容包括下调原料供货价、新增学校定点补贴、给予营业额较低门店补贴,其目的很明显是为了扶持加盟商,增加线下门店的竞争力,并且有意识扩大加盟店开店速度。


今年2月份,库迪咖啡首席策略官李颖波对外宣传,到2025年底,库迪门店要达到5万家。而到目前为止,库迪门店数量刚刚突破1万家,这意味着,库迪咖啡将在今年余下10个月多的时间里,新开出接近4万家门店。可能是为了减轻对咖啡品类的依靠以及降低竞争压力,库迪开出了“咖啡便利店”,除了咖啡之外还卖面包、烤肠、冰淇淋、蛋挞等等。库迪的不按套路出牌,用网友的话说是“咖啡+便利店,有点乱了。”


在供应链方面,巴西、越南等全球主要咖啡豆产区的产量出现大幅下降。其中越南(罗布斯塔咖啡主产区)因受到干旱和台风影响,产量降幅达20%。此外,按照国际咖啡组织的预计,2025年至2026年,全球咖啡豆供应缺口将达到850万袋,并且不排除拉尼娜现象进一步导致主产区减产的可能。部分日本、意大利的咖啡企业纷纷宣布产品涨价15%至30%,而韩国有餐饮企业在2月份推出了使用其他原料替代咖啡豆的“无豆咖啡”饮品。


今年到目前为止,瑞幸的产品创新能力似乎已经有些“江郎才尽”。


7月6日,瑞幸上新绿沙沙拿铁,这款与APP“多邻国”跨界联名推出的产品首周销量突破900万杯;瑞幸还卷到了新茶饮界,今年5月末推出其首款果蔬茶:瑞幸羽衣轻体果蔬茶;次月上旬又上新了椰子水,更早之前,瑞幸便已经推出了轻乳茶。但这些产品都没有成长为瑞幸曾经“生椰拿铁”那样稳定的、持续性的大单品。在产品创新上,瑞幸迫切需要第二增长曲线。


无论星巴克还是瑞幸,乃至于第二第三梯队的众多咖啡品牌,一方面都不想打价格战,但另一方面又不得不被无形之手拖入价格战。一方面既需要维持品牌的年轻化与活跃度,另一方面又需要坚持以产品创新保持新鲜感同时还要将新产品打造成可持续成长持续热卖的新经典。对中国的整个咖啡赛道来说,这样的既要又要还要实在是耗尽心血,难怪星巴克铁了心想要拱手易主。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3

标签:美食   巴克   巨头   咖啡   幸和星   中国   美元   美国   产品   资本   品牌   上半年   饮品   股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