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马24-70mm F2.8 DG DN II Art 镜头评测——理想的标准变焦镜头

这款镜头确实有诸多令人兴奋之处。它或许没有突破性的亮点,但作为一款能覆盖日常拍摄多数焦段、性能顶尖且可靠性强的镜头,其吸引力不言而喻。仅“适马将最新技术升级应用其中”这一点,就足以让这款24-70mm F2.8升级款镜头备受关注——毕竟我们此前评测的所有适马Art系列新镜头,表现都极为出色。更值得期待的是,它能在全焦段全开光圈下拍出锐利画面,堪称“多支高性能镜头的集合体”。

一、总体印象

这款镜头是“实用型主力装备”,在更小更轻的体积下,实现了分辨率与整体锐度的提升。使用体验愉悦,且价格合理,性价比突出。

1. 优势

- 全焦段成像锐利,细节丰富

- 新马达加持,自动对焦速度更快

- 相比前代体积更小、重量更轻,价格更具优势

2. 不足

- 需使用82mm规格滤镜,若已有小尺寸滤镜需额外购置

- 无光学稳定系统,需依赖相机机身防抖(好在适配机型防抖性能出色)

Sigma/适马24-70mm F2.8 DG DN二代全幅变焦人像扫街镜头 ¥7999 购买


二、适马24-70mm F2.8 DG DN II Art——核心特性

这款“标准变焦镜头”覆盖了一系列实用焦段,包含24mm、28mm、35mm、50mm、70mm等常用焦段,能满足多数日常拍摄需求。尽管F2.8最大光圈相较于同焦段定焦镜头(常为F1.8或F1.4)略小,这是变焦镜头为通用性做出的必然妥协;但对于多数景深控制需求而言,F2.8仍属于大光圈,足以营造自然的背景虚化效果。

适马全新的光学与机械设计,让这款新24-70mm镜头实现了“减重减体积”:重量减少近100g,广角端长度缩短数毫米,长焦端长度更是缩短了40mm(降幅显著)。光学结构仍为15组19片,但通过新增2片非球面镜片(一片位于光圈后方,另一片位于倒数第二片镜片位置),优化了光路设计——这是实现体积重量缩减的关键,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全画幅锐度,尤其改善了画面角落的表现。

镜头延续了11片叶片的光圈膜片设计,最小光圈为F22。近摄能力略有提升:广角端最小对焦距离从18cm缩短至17cm,长焦端从38cm缩短至34cm;滤镜接口保持82mm不变。对已拥有77mm及更小尺寸滤镜的用户而言,82mm接口可能略显不便,但这一设计能有效避免在24mm焦段使用渐变灰镜、可变ND镜等较厚滤镜时出现的机械暗角问题。

三、适马24-70mm F2.8 DG DN II Art——做工与操控体验

毋庸置疑,自本世纪初推出首款AF 24-70mm F2.8镜头以来,适马已取得长足进步;但更令人惊讶的是,相较于初代DG DN版本发布后的两年间,其技术迭代速度之快——不仅升级了自动对焦系统,还为镜头功能与设计设立了新标准。若你拥有初代型号,会发现这款新镜头的镜筒周围增加了更多开关与按键,为用户提供了额外功能。

与最新款适马Art系列镜头一致,这款镜头新增了光圈环,支持“无级”切换,可实现顺滑静音的光圈调节;还配备了一枚新开关,用于锁定光圈环的“A(自动)”档位;镜筒顶部新增一枚功能按键,与侧面原有的按键配合,方便竖拍时快速操作。用于锁定24mm焦段的变焦锁定滑块并非新设计,但笔者印象中前代型号无法通过用力旋转变焦环强制解除锁定——若这是新功能,无疑十分实用(紧急拍摄时无需手动解锁);即便只是笔者此前忽略的旧功能,也依旧便捷。

总体而言,这款镜头的操控体验极佳:无论是安装在体积较大的松下Lumix S1R,还是小巧的S5II上,都能保持良好的平衡感与握持舒适度。镜筒靠近卡口处设计有明显的收窄区域,多余手指可自然放置在此处,增加握持稳定性。镜头做工扎实,质感耐用,预计使用寿命长;变焦环与对焦环旋转顺滑,光圈环无论“带档位”还是“无级”模式,操作手感都十分出色。

四、适马24-70mm F2.8 DG DN II Art——自动对焦性能

适马全新高响应线性马达(HLA)为自动对焦系统带来了两大提升:更快的对焦响应速度与移动速度。笔者测试发现,无论是搭配松下Lumix S1R的反差检测对焦,还是S5II的相位检测对焦,镜头都能完美适配。相机锁定被摄体后,镜头能迅速完成对焦;追踪移动物体时,表现与松下自家新款镜头相当。笔者印象中前代型号的自动对焦略有卡顿,但这款新镜头已完全解决这一问题。

五、适马24-70mm F2.8 DG DN II Art——成像表现

变焦镜头的本质决定了“近距离审视时必然存在一定妥协”,但适马在这款24-70mm F2.8 DG DN II Art上,通过技术优化大幅降低了妥协的影响。尤其是分辨率表现,全焦段、全光圈下均极为出色,能确保画面从中心到边缘的细节都清晰锐利。与常规镜头一致,F4-F8的中间光圈区间成像最佳,但即便是F2.8全开光圈,除了极致追求细节的用户外,多数人都会对成像质量感到满意。笔者通常偏爱使用大光圈拍摄,但本次评测中用它拍摄风光时,多次尝试收缩光圈,发现即便在F22光圈下,画面仍能保留丰富细节,且星芒效果十分美观。

镜头存在轻微暗角,但程度不足以构成问题:广角端角落亮度表现良好(符合预期),而70mm焦段拍摄远景时,角落会出现一定暗角,若对此敏感,可在后期轻松修正。色差问题几乎可忽略不计,眩光也极难诱发;笔者发现,相比手动模式下镜头本身的畸变控制,Camera Raw自动配置文件反而更容易引入畸变。

(拍摄参数:DC-S5M2相机,光圈F22,快门1/60s,焦距35mm,感光度ISO400)

F2.8最大光圈足以在变焦范围的中间焦段及以上营造浅景深效果;结合光学结构与11片光圈叶片,镜头能实现从对焦区域到失焦区域的顺滑过渡,焦外表现自然。

六、适马24-70mm F2.8 DG DN II Art——评测总结

这款镜头几乎让人挑不出缺点,只能给出好评。它的使用体验愉悦,拍出的照片(至少从技术层面)也令人赏心悦目:覆盖日常拍摄多数焦段,拥有实用的大光圈,且相比竞品价格更具优势。适马为其加入了无级光圈环,不仅能在视频录制时调节光圈而不干扰音频,即便拍摄静态照片,顺滑的操作手感也十分适配。此外,它的体积与重量控制合理,几乎没有可诟病之处。

(拍摄参数:DC-S5M2相机,光圈F2.8,快门1s,焦距24mm,感光度ISO2000)

Sigma/适马24-70mm F2.8 DG DN 一代 全画幅扫街人像微单相机镜头 ¥6899 购买


部分用户可能会因镜头未配备光学稳定系统感到失望,但需注意,其适配的相机均拥有出色的机身防抖系统,足以应对24-70mm焦段的防抖需求。500mm等超长焦镜头确实需要防抖,但24-70mm焦段则无此必要。#头条活动市集##万能生活指南#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1

标签:数码   变焦镜头   镜头   理想   标准   光圈   滤镜   前代   体积   变焦   笔者   相机   光学   出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