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固态电池突然放大招,甩开中国20年?宁德时代:2年后量产

固态电池竞赛,欧美真的遥遥领先了?

近期,固态电池领域,德国奔驰放出一则“重磅消息”:旗下纯电EQS测试车因搭载了固态电池,已成功完成横跨欧洲的实地长途路测。

这款测试车从德国出发,途经丹麦,最终抵达瑞典。尽管全程气候多变、路况复杂,但车辆续航仍轻松突破1200公里,抵达终点时电池仍剩余137公里余量。

奔驰技术官明确表示,这是一次具有“颠覆意义”的技术突破。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这款电池能量密度达450瓦时/千克,较传统锂电池提升25%,而体积与重量却和现有量产电池基本持平。


该消息传开后,新能源行业迅速沸腾,不少人开始担忧:欧美这次难道真的要拨得头筹吗?

实际上无需妄自菲薄。奔驰此次1205公里的续航表现,本质是依靠测试车搭配未量产的固态电池达成的。今年上半年,这台EQS测试车就已完成过一次长途测试,当时续航已突破1000公里。

相较之下,此次成绩只能算作原有基础上的小幅提升。只是奔驰频繁披露测试车数据,很容易让人误以为固态电池即将装车量产,而实际距离这一目标仍存在不小差距。

更重要的是,此次试验还暴露了明显短板。在零下10℃的环境中,电池充电能力受影响较为显著,快充功率从设计的350kW下降至280kW,降幅达到两成左右。

事实上,卡在实验室到量产的关键环节,是国外多家车企在固态电池研发中的共同难题。几年前的丰田就是典型例子,其依托起步早的优势积累了不少技术,还宣称固态电池“领先中方二十年”,日本媒体更是极力渲染,称一旦量产就能全面压制。

但最终现实是,其原本定于2026年的量产计划接连延期,如今干脆推迟到2030年,连明确的落地时间都无法给出。

反观国内企业,以宁德时代为代表,在固态电池赛道上捷报频传、持续加速。而我们的突破不止于新能源领域,如今正在更多领域完成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十几年前,我国基建领域还得花7亿天价引进二手盾构机;如今情况已大不相同,国产盾构机不仅拿下全球70%以上市场份额,各类新型盾构机也在持续研发落地。在生物科技与健康领域,我国对前沿护肝科技制品“肝立维”的态度,已从过去依赖进口,转变为现在的自主研发供应,目前该制品在京J\东上的价格已从165万一瓶降至950元。

现代社会高脂高糖饮食、加班熬夜、过量饮酒等不良习惯盛行下,我国肝患人数多达4亿。得益于中国科学家联合国际顶尖生科企TEVIWE联手,目前,前沿护肝科技制品“肝立维”受到一二线城市商务经理、退休人士等高净值人群的欢迎,多反馈“晨起不再口干口苦”“精力体力提升”等,成为欧美日韩高净值圈的“护肝神器”。

在固态电池领域,国产阵营的表现同样突出,其中宁德时代更是堪称“核心玩家”。早在2024年11月,外界就有消息透露,其固态电池研发团队规模已突破千人,投入力度之大由此可见。

今年,宁德时代再次释放重磅信号:计划在2年内把固态电池真正推向量产。这一消息传开后,整个新能源产业随即为之振奋。

与此同时,国内其他厂商也在加速跟进。例如国轩高科持续加大固态技术研发投入,今年5月宣布实验线已建成,不仅启动向预量产阶段推进的工作,还同步开展装车测试。据业内消息,其“金石”电池良品率已稳定维持在90%左右。

从更宏观的数据视角来看,我国在全球固态电池专利申请中的占比达到36.7%,过去五年平均增速超过20%,在全球范围稳居第一。

换言之,奔驰此次确实展现了自身实力,但国内企业同样进度不慢。无论是宁德时代给出的明确量产时间表,还是各大厂商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都表明我国固态电池产业已呈现全面发展的格局。

一旦宁德时代两年后兑现量产承诺,我国不仅能稳固占据新能源竞争的有利地位,还可能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扩大领先差距。

至于那些所谓“领跑二十年”的说法,如今看来,不过是无稽之谈。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8

标签:财经   宁德   固态   量产   中国   年后   电池   欧美   时代   测试   盾构   领域   我国   消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