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瑞士磋商落幕,中方强势表态:若贸易战继续,将“战斗到底”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具体资料赘述在文中和文末!

5月11日瑞士日内瓦会议落幕,中美贸易战迎来新转机,双方虽然达成共识,但博弈仍然汹涌。

中方在之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双方一致同意建立中美磋商贸易机制,这一成果堪称“超出预期的突破”。

除此之外,路透社还揭示了一点,中方代表明确表示,若美方继续升级贸易战,北京“不会害怕”,并将“战斗到底”!

战略缓冲

2025年初特朗普对华贸易政策急剧转向,4月2日,美方以“对等关税”为由,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34%的额外关税。

随后在8日和9日连续加码,将税率提升至84%和125%,形成“关税轰炸”态势,中方迅速反制,将对美加征关税提高至125%,并实施稀土等战略资源出口管制。

这场关税战导致双边贸易几乎陷入停滞,美国港口货物积压,消费品价格飙升,通胀压力加剧,而中国出口企业也面临订单减少、成本上升的困境。

因此日内瓦磋商的成果,算是美方在经济压力下的战略妥协,美方取消91%的加征关税,相当于放弃了4月以来的大部分关税升级措施。

而中方同步取消对应反制措施,并暂停24%的关税,还暂停4月2日后实施的中重稀土出口限制,但保留镓、锗、钨等关键矿产的管制,同时加强走私打击力度。

美方军工企业对稀土依赖程度颇深,但其本土冶炼技术落后,所以这种结构性依赖决定了稀土仍是中方手中的“王炸”。

不过表面上的关税调整,仍然掩盖不住中美在产业链和技术领域的激烈竞争,美方在会谈中要求中方在半导体、药品、关键矿物等战略产业让步。

中方定然坚持对等原则,要求美方放宽对中芯设备的限制,站在全球产业链角度看,中美贸易战也是对未来经济主导权的争夺,中国在新能源汽车、光伏等领域的全球市占率过半。

美国则试图通过技术封锁和关税壁垒,削弱中国在这些领域的竞争力,这也导致许多企业的出口受到冲击。

但中方通过“一带一路”和RCEP等合作机制,拓展新兴市场,今年4月对东盟出口增长呈现新趋势,市场多元化的成效凸显,而双方的商谈结果也对国际层面造成了影响。

国际回响

日内瓦会谈成果公布后,看似对全球市场来说是迎来了狂欢,却也不尽然,与中美谈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对日本和欧盟的关税态度仍未松口。

4月2日生效的“对等关税”政策中,欧盟和日本分别被征收20%和24%的关税,涉及汽车、农产品等核心领域。

日本首相石破茂在5月13日明确表示,不会以牺牲农业利益换取汽车关税减免,坚持要求汽车产业零关税,并暗示可能动用美债作为谈判筹码。

这一立场与日本汽车产业的支柱地位密切相关,若接受10%基准关税,日本汽车等企业将面临更多的利润损失。

欧盟的处境更为复杂,尽管4月暂停了对美260亿欧元的反制措施,但仍保留对美近千亿欧元商品加征关税的权利,并计划向WTO提起诉讼。

欧盟的核心诉求在于数字服务税和汽车关税的平衡,他们要求美国科技巨头遵守欧盟数据规则,又希望通过谈判降低汽车关税以保护德国车企利益。

然而,美国以“不公平贸易”为由,坚持要求欧盟开放农产品市场,双方在农业补贴和工业关税问题上陷入僵局。

因此中美经贸关系能够步入新的轨道,无疑为各界提供了范本,谈判需要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

结语

日内瓦的交锋,既是贸易战的一个节点,也是新博弈的起点,在90天的缓冲期内,中美能否抓住机遇,通过磋商机制解决分歧,将决定全球经济的未来走向。

而中方的“战斗到底”宣言,既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未来挑战的警示,在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道路上,中国从未退缩,也绝不妥协。

信息来源

原文记载于每日经济新闻2025-5-13关于《“美国客户行动了”!关税好消息传来,美进口商凌晨蹦下床给中国供应商打电话:赶紧发货!特朗普“炮轰”欧盟:对待我们非常不公平》

原文记载于环球网2025-5-12关于《石破茂:与美关税谈判以实现关税0%为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5

标签:财经   中美   瑞士   中方   强势   贸易战   关税   美方   日内瓦   美国   欧盟   中国   日本   稀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