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不到中国订单后,特朗普无奈找上印度,不料又收到两个坏消息

2025年,特朗普重返白宫,一开场就把“对等关税”这张旧牌又打了出来。可这一次,雷声大雨点小,先被中国稳稳接住,再反过来打在了美国农民的脸上。

中国不买账,美国大豆出口几乎归零,谁来兜底?特朗普眼一转,把目光投向了印度,指望它能接住“美国农业的接力棒”。

结果刚伸出手,印度那边还没来得及说“欢迎”,巴西和阿根廷的“捷报”就传来,让特朗普这场农业翻盘战落入两面受敌的局面。

再让特朗普这么折腾下去,美国农业还能熬多久?

农民坐不住了:大豆压仓库,白宫却在打算盘

曾经,美国的大豆可是“金豆子”,尤其是对中国出口,简直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可自从特朗普重新坐回总统椅、继续打着“公平贸易”的旗号对中国加税以后,这门老买卖就凉了。

根据美国大豆协会的数据,早在五月份,美国对华大豆出口就几乎停摆,连续几个月为零,这在几十年来还是第一次。中西部那些靠种大豆吃饭的农户,眼看着仓库满得要爆,价格却一跌再跌,心里直打鼓。

一位来自伊利诺伊州的豆农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直言:“现在就是有豆也卖不出去,连成本都回不来。”

这一句话,比什么数据都来得实在。更要命的是,这些州大多是特朗普的基本盘。换句话说,自己的“票仓”快被自己的政策掏空了。

为了安抚农民,白宫曾拍着胸脯宣布一项百亿美元级别的农业补贴计划,妄图用“输血”来拖住农民的信心。

但偏偏赶上10月初美国政府“停摆”,预算审批卡壳,补贴计划就跟放了鸽子一样,迟迟无法落地。农民的怒火开始从“埋怨市场”转向“质问政府”,特朗普这才意识到,手里的牌正越打越少。

印度这口“井水”,压根不够救火

面对国内的压力山大,特朗普政府开始另辟蹊径,把希望寄托在了另一个人口大国——印度身上。于是,爱荷华州州长率团花了整整8天跑到印度“推销大豆”,希望能打开一个新的出口窗口。

但现实远比想象残酷。

首先,印度的大豆需求体量跟中国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印度国内的食用油消费结构完全不同,大豆在其中的比重并不高,且印度自身也有一定的产能,根本填不满美国农民那堆积如山的库存。

更尴尬的是,美印之间的政治温度也在逐渐降温。

从军事装备分歧到贸易摩擦,再到印度对俄武器采购问题,美方的不满情绪逐渐升温,而印度也展现出越来越强的战略自主性。

换句话说,特朗普拉印度一把,印度未必愿意接。

即便双方谈得再好,运力、通关、标准等一系列现实问题也难以一蹴而就。更别说,印度国内也正值选举季,政府更关注内部局势,对外谈合作显然不是首要任务。

因此,这场“印度求助”更像是一场象征性的外交动作,实质进展寥寥。

南美“趁火打劫”,中国“另起炉灶”

就在特朗普还在印度苦等回应的时候,南美两位老对手——巴西和阿根廷,早已悄悄完成了“抢单”操作。

先说巴西。根据10月8日CNBC的报道,巴西对华大豆出口在今年前10个月达到1.022亿吨,不仅超过去年全年的总量,还打破了历史纪录。

更夸张的是,牛肉出口也同比增加了38%,一个月就刷新了单月出口纪录。这说明,中国买家并没有坐等美国回心转意,而是早早地转向了更稳定、配合度更高的供应方。

而阿根廷也没闲着。2025年9月底,阿根廷农业部发布新规,主动调整高粱出口标准,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适配全球市场”。

虽然嘴上没点名中国,但谁都看得出来,目标客户是哪一位。中国此前90%的高粱进口来自美国,如今几乎全被阿根廷接手。这波操作,堪称精准“助攻”。

这两个“坏消息”对美国农业来说,意味深长。一方面,原本的最大市场被人一步步蚕食;另一方面,新的供应链逐渐稳定,一旦成型,就很难撼动。

换句话说,特朗普政府亲手断掉的中美农业纽带,正被别人一点点填补上。即使哪天美国想重回中国市场,恐怕也得排队了。

从农田到白宫,一场战略误判的连锁反应

回头看,特朗普政府当初打出的“对等关税”牌,的确赢得了一时的政治掌声。但到了2025年,这张牌的“副作用”开始全面爆发。

国内豆农怨声载道,补贴计划半途而废,对外合作进展缓慢,而竞争对手却趁机完成了市场布局。这不仅是一次贸易失误,更是一场地缘经济的战略误判。

更深层的问题在于,美国长期以来将农业视为对外博弈的筹码,却忽视了市场信任和稳定供需关系的重要性。

而中国则通过主动调整进口结构、扩大与新兴市场合作,展现出对外贸易的高韧性与灵活性。南美国家之所以愿意配合中国的步调,正是因为看中了这份长期稳定的合作潜力。

而特朗普政府若继续以强硬姿态处理复杂的国际关系,只会让美国在全球供应链中愈发边缘化。尤其是在农业这种高度依赖出口、周期性强的行业里,每一次政策动荡,都是对农民信心的一次打击。

机会窗口在缩小,留给特朗普的时间不多了

中国市场的大门没有完全关上,但也不会一直敞开着等人。南美的步子越快,美国农业的回旋空间就越小。

特朗普若还把希望寄托在补贴和替代市场上,那只会是饮鸩止渴。真正的出路,是重新建立信任,而这恰恰是过去几年里被挥霍得最严重的东西。

等不到中国订单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连补救的路都越来越窄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1

标签:财经   印度   中国   订单   无奈   两个   美国   大豆   阿根廷   农业   南美   巴西   农民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