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的陕西全运会,陈芋汐在单人10米台决赛中因关键一跳失误,遗憾与冠军失之交臂,赛后在后台痛哭半小时的场景让不少观众记忆犹新。这份遗憾,成了她四年备战路上最坚定的动力。巴黎奥运会结束后,高强度的竞技压力让这位年轻选手一度萌生退意,但中国跳水队领队周继红“突破极限,顶过来就好了”的鞭策,以及主管教练余晓玲“放弃等于否定十几年付出”的点醒,让她重新站回了10米跳台。


备战本届全运会,陈芋汐的冲劲儿体现在日复一日的严苛训练中。每天清晨七点,训练馆的热身区总能先看到她的身影;傍晚时分,当大部分队员结束训练,她还会主动加练两组动作,常常练到场馆熄灯。为了应对身体发育带来的挑战——身高从东京奥运时的1.43米增至1.58米,体重增加15公斤导致的空中转速下降问题,上海队专门聘请外教负责她的体能训练,通过科学手段提升核心力量,同时借助AI动作捕捉系统重新校准技术参数 。从陆上力量训练到水上技术打磨,三个半小时的下午水上训练雷打不动,主管教练余晓玲全程陪同指导,这份师徒间的默契也成了她稳定发挥的重要保障。

面对伤愈复出的强劲对手全红婵,陈芋汐的决心愈发坚定。作为当今女子10米台的顶尖选手,两人近半年来三次交锋,陈芋汐均斩获胜利,但她从未放松警惕 。训练中,她不仅专注于自身动作的稳定性打磨,还会研究对手的技术特点,取长补短;即便在训练馆相遇时会互相递水、分享训练心得,一旦站上跳台,她便立刻切换到全力冲刺的状态。在队内测试中,她的407C动作险些跳出满分,精准的水花控制让裁判都为之惊叹,这背后是无数次重复训练积累的底气。

此次全运会,陈芋汐要在11天内连续征战团体、双人10米台和单人10米台三项赛事,对体能和专注力都是极大考验,但她始终将单人冠军作为核心目标。“因为没有拿到过,所以这次的目标就是冲击单人项目冠军”,赛前采访中,她的话语朴实却充满力量 。决赛场上,她顶住密集赛程的压力,每个动作都如教科书般精准,翻腾、转体、入水一气呵成,最终凭借稳定的发挥和出色的动作质量,成功摘得女子单人10米台金牌,弥补了四年前的遗憾。

从巴黎奥运后的迷茫徘徊,到全运赛场上的强势夺冠,20岁的陈芋汐用坚持与拼搏诠释了体育精神。这场胜利,是她突破极限、战胜自我的最好证明,也让人们看到了中国跳水新生代选手的韧性与担当。未来,这位手握21个世界冠军的年轻小将,必将在跳台上书写更多精彩篇章。
更新时间:2025-11-0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