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公开喊冤抵制黑公关,多家官媒回怼,甩锅消费者还能蹦跶几天

小米这一次可真是丢了信誉又失民心,“米粉”们的心也是凉了好几节,原本以为雷军出面是来解释产品问题的,万万没想到出来就是喊冤、甩锅。

面对问题闭口不太,官媒也坐不住发文回怼,一个企业不把消费者的问题当成问题,那他的好日子也快到头了。

为什么雷军这一次还敢喊冤?到底是黑公关在作祟还是产品真的问题?

甩锅黑公关,雷军的营销依旧更胜一筹

雷军这一次可真是变成了“万众瞩目”的那个人,由于成都小米SU7的爆燃,小米这段时间的风评可以说是急转直下,就连拔高的股票都跟着连跌几日,急的投资者在雷军的评论区疯狂留言让雷军想想办法。

各种针对小米的负面消息也是满天飞,而雷军也在“沉淀”了几天之后赶紧发声,只不过雷军一没有说自己的产品到底有什么问题,二没有将网友的疑虑都打消,而是直接喊冤,说是小米被黑公关了。

这甩锅的力度真是没的说,一出事被讨论就是黑公关,消费者大量的质疑根本不回应,这样的处理态度也真是让人觉得是不是“江郎才尽”了,连借口都想不出来了,用“黑公关”来糊弄公众是不是真的有些“没招了”。

多家官媒也是第一时间下场,对雷军的“黑公关论”展开质疑,一篇“切莫以‘黑公关’污名化公众安全关切”撕碎小米的所有体面,但其实仔细想想,双方确实都有一定的道理,你说这么多的负面评价,全都是因为对安全质量质疑,我觉得不可信。

但你要说所有的声音都是黑公关,那也一定不是,小米SU7多次出现问题,而每一次的问题都是“不了了之”,公众怎么可能对安全没有质疑呢?而小米将SU7做的这么大,销售量这么好,说没有其他企业妒忌也完全不可能。

而且确实是有人专门做黑公关的工作,一个机构手底下有着成百上千的账号,就是为了在关键时刻给对家企业致命一击,将一个小小的问题无限制的扩大就是他们的常用手段,在行业内算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了。

站在消费者的对立面

但是你不能说存在黑公关的现实就把消费者的全部质疑抛之脑后、不管不顾,只是一味的将自己搬到“受害者”的席位我觉得也非常不妥,汽车出事自燃、车门紧闭打不开、人员伤亡,这都是实打实的事实。

这些在官媒的报道中也是白纸黑字的写着,面对这些问题消费者提出点质疑不合理吗?如果是杜撰编造你说我“黑公关”我也就忍了,但面对现实问题还要甩锅“黑公关”,消费者无法接受。

如果任何企业都效仿小米,一旦出现舆论压力就痛骂黑公关,质量问题一概不论,那未来消费者还会信任哪个企业?谁还敢继续消费?毕竟有问题的不是企业,而是消费者们的“黑公关”。

一句“黑公关”直接把问题抬到了企业大义的高度上,检讨也不做了,直接变成手持利剑斩“黑公关”的勇者了,但现在问题就在这,我们自己也无法分辨评论区哪些是真用户,哪些是真“黑公关”,所以企业也在利用这一点,反将一军。

其实仔细看看官媒的报道,并没有指名道姓的说是小米有问题,也只是在拿这种现象说事,“黑公关”既可以让一个企业名誉受损,但是也可以在特殊时期变成一个挡箭牌,只是这个挡箭牌每用一次都会消费者对企业少几分信任。

企业之间的“互殴”最后损害的依旧是消费者的利益,因为产品质量根本没解释,而一些好产品也可能因为黑公关失去名誉,消费者反而成了要为一切后果买单的人,所以真的希望企业都停下来好好想想未来的路到底应该怎么走。

总归是老百姓吃亏

西贝因为舆论走下坡路才几天,我想大家应该不会忘记吧,罗永浩在提出预制菜质疑的时候,西贝的处理方式也是把产品问题当成公关问题来处理的,结果怎么样,不是直接被消费者好好“教育”了一顿吗?

企业如果不正面直视问题,那问题只会越来越大,哪怕企业真的在遭受“黑公关”,也应该清楚孰轻孰重,消费者的质疑不打消,那未来只会亏得更多,而“黑公关”是一个普遍现象,就算是公开声讨依旧存在,但只要你好好解释、好好道歉,消费者就还会给你机会。

这个问题如果想不通,那企业就是在自掘坟墓,而且我认为一个企业不论在什么时候都应该拿实际的产品质量说话,你的产品真的质量过硬、又或者真的是性价比过高,那没有人能“黑”的动你。

蜜雪冰城经历过多少次的“黑公关”,连“过夜柠檬”都能拿出来批判一番,但消费者清楚的知道蜜雪冰城是“无罪”的,黑公关在消费者的认可中根本没蹦跶几天,之所以这一次的舆论闹得越来越大,不正是因为真正的消费者开始质疑产品了吗?

黑公关确实是一个“防御武器”,今天你用一次我们可以接受,那明天呢?后天呢?产品每一次出问题难道都要甩锅黑公关吗?所以我觉得官媒的评价真的没有半点问题,有些企业真的是在用“黑公关”污名化消费者的合理权益。

你自己说有黑公关你又拿不出证据,公众质疑产品质量你依旧拿不出证据,那这不就是妥妥的甩锅行为吗?从这一点也能看出,企业真的是企业,想让他站在普通消费者的角度来考虑问题,难!

你们可以因为“黑公关”来展开辩论,但是在你们打的“头破血流”之前,能不能先把消费者提出的问题都解决了,不站在消费者角度考虑的企业,未来的结局只有一个,屏幕前的您觉得呢?

信息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2

标签:财经   公关   消费者   雷军   企业   小米   产品   污名   公众   未来   舆论   这一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