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抽动症?其实就是原因就在这‘三把火’!灭对了,自然就好了

《黄帝内经》有云:“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每个人的体质是有不同差异的,抽动症也是一样,不同体质,抽动症的症状也不一样。找对病因,自然就容易治疗。

抽动症的真凶:体内的“三把火”

吃出来的火

炸鸡薯条、奶油蛋糕这些高热量食物,就像往孩子身体里塞柴火。吃多了脾胃运不动,食物堆在肚子里"冒热气",很多孩子嘴巴臭、舌苔厚就是这个原因。

冻出来的火

有些家长一见孩子发烧就喂抗生素,像用冰块强行灭火。结果外表的火灭了,身体里的火苗反而被"闷"在五脏六腑,形成外冷内热的体质,症状越压越严重。

憋出来的火

现在孩子课业压力大,被家长训了不敢哭,委屈都憋在心里。就像高压锅里的蒸汽找不到出口,这股"情绪火"会从身体其他地方冒出来,抽动、眨眼都是表现。

“三把火”如何引发抽动症?

当孩子体内的“血液过热”时,症状便会频繁发作:

1、脾胃功能失调火气烤得脾胃无法正常工作,即使摄入营养也无法转化为气血,导致身体虚弱。

2、肾阴亏虚热毒耗损肾阴,孩子容易出现上火、咳嗽、大便干结等问题。

3、肝火窜动肝火上扰,不仅加重抽动症状,还会导致情绪不稳、注意力难以集中。


家常调理三步走

1、厨房改造计划

停掉薯片辣条,换成蒸南瓜、小米粥这些"灭火食材"。

特别推荐【冬瓜薏米汤】:冬瓜200g+炒薏米15g+排骨2块炖1小时,每周喝3次,帮孩子清清肠胃。

2、情绪疏导妙招

每天放学后先带孩子跳绳15分钟出点汗能把郁结的肝火散出去。发现孩子咬嘴唇、揪衣角这些小动作时,别急着批评,带他做深呼吸(吸气4秒-憋气2秒-呼气6秒)。

3、家庭护理禁忌

突然大声喝止抽动动作;强迫孩子控制症状;频繁提醒"别眨眼/别咧嘴"

抽动症的治疗不能仅仅关注表象,而应深入探究体内的“三把火”。通过清热化积、滋阴润燥、镇肝熄风等手段,从根源上调理孩子的体质,才能真正缓解抽动症状,帮助他们恢复健康。家长们也不必过于焦虑,找准病因,对症施治,抽动症并不可怕。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5

标签:养生   对了   原因   自然   孩子   症状   体质   脾胃   薏米   肝火   体内   情绪   身体   冬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