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把镂空的猪鬃梳,为啥能卖到一百五?
krramel的一款松塔梳,采用了镂空造型和猪鬃的材质,售价165元,远超梳子品类平均两位数的价格,而且自从去年被章小蕙和董洁带货了之后,它还在短短几个月卖了数千万元。
仅从材料和造型来说,猪鬃和镂空造型,并非krramel的独创,为啥它能卖出这样的价格?
值得注意的是,不只是krramel,Tangle Teezer 、yao、缘木轩、谭木匠……无论新品牌还是老字号,都推出了造型别致、定价在百元级别的产品,而且都卖得很好。

各个品牌形态创新的小梳子 来源:网络
这些爆品有几个比较统一的特征。第一是尺寸都不大,相对小巧;第二是颜值高,造型新颖别致;第三是定价突破品类平均。
而以krramel为代表的这些品牌,最值得关注的是,它在梳子这个被默认不值钱的传统品类里,将一件日常工具卖到了百元以上,并成功在市场中掀起热潮。
看似并非消费者的盲目跟风,而是一场基于精准洞察的品类价值重塑。某种程度上来说,梳子正在靠“小而美”破局。
从主流电商平台的情况看,过去近一年,梳子品类无论是销售体量还是品类均价都在稳定提升。
为什么把梳子做小、做好看,可以卖出这么高的溢价?支撑其售价和销量的,还有什么其他要素?对其他品类,“小梳子”们的破局有什么启发?

从工具到情绪
重构品类价值
作为功能单一的日常工具,梳子这个品类过去深陷于同质化与价格战的红海。
除了少数侧重于收藏功能的产品,消费者的选择大多停留在几元到几十元的区间,购买行为多为替代性更换,毫无品牌忠诚度可言。
即便是要走高端路线,发力方向除了使用贵重材料,多半也聚焦在“养生保健”等功能点上,缺乏对更细分的人群和使用场景的考察。
这一轮梳子品类的消费升级,核心就聚焦在对更年轻、更愿意为体验和情绪价值付费人群的需求满足上。
从核心消费人群来看,以krramel为代表的“小梳子”的受众,以精致白领人群为主。
这类人群多为高收入、高压力的都市女性,注重生活仪式感,追求品质与细节。于她们而言,梳头不再仅仅是整理头发的行为,而是一种放松和解压的仪式。
对她们来说,梳子不仅仅只是梳妆台上的一样工具,更是能带来愉悦体验的媒介。
她们对梳子的要求,首先就是要好看。
不能是普通传统的薄片一般的设计,得兼顾材质、造型和色彩的整体美学表达。无论是krramel的松塔造型,还是缘木轩小柿子一样的造型,别致新颖、精致出片,是起码基本的要求。
从使用场景上,这些小而美的梳子针对都市白领的具体需求,也进行了精准的创新和改良。
便携性是这类梳子的重要特点。把梳子做小就更加适合旅行携带,放在包包里完全不占空间,对于经常出差或旅行的白领女性来说,这一点极具吸引力。
护发功能的融入也让小梳子拥有了大价值。
krramel的松塔梳精准抓住了这一趋势,强调其“头皮按摩”功能,采用天然猪鬃毛与气垫设计,既能减少静电又不失耐用性,为消费者带来舒适的使用体验。
科技赋能也是一种方式,米家无线直发梳采用了负离子的技术,自动中和掉梳头发时产生的电荷,原理上避免毛躁和静电。
找准增量人群,针对使用场景细化和深挖,是品类增长的不二法门。

分享情绪和体验
沉浸式种草
产品形态的创新是一方面,借助内容深度种草,给产品赋以独特的情绪价值,则是出圈的另一重要素。
消费者购买的不是一把梳子,而是一种呵护头皮的解决方案、一件提升生活品质的精致物件和一份取悦自己的情绪价值。
用户愿意为之付出怎样的价格,取决于产品能承载怎样的独特价值。
以krramel为例,它的爆发过程中章小蕙的推荐是至关重要的引爆点,krramel通过她,以极高的效率精准捕获了品牌最核心的目标客群。
首先是她 “名媛”人设具备天然的说服力。章小蕙数十年如一日经营的“精致名媛”形象,让她在“美”和“生活品质”领域拥有极高的话语权。
另一方面,章小蕙的粉丝群体多为追求生活品质、有较强消费能力的都市女性。她们信任章小蕙的品味,并愿意为“同款好物”支付溢价,以实现自我身份的认同和生活方式的靠拢。
对粉丝而言,章小蕙并非在卖货,而是在分享一种生活方式。她会用富有情感共鸣的语言描述使用krramel梳子时的感受,将产品的功能性提升至情绪价值的高度。
缘木轩的崛起也颇为典型。创始人徐展鹏通过抖音平台,展示非遗工艺在时尚梳子制作中的可能性,让年轻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感受到文化传承的参与感。
这种方式逐渐将缘木轩品牌打出了知名度,相关账号在抖音粉丝累计超过10万,销量已超过11万单。
当一把梳子被赋予生活方式认同,便完成了从日常工具到情感伴侣的升级。这正是“小而美”梳子撬动大市场的核心密码——在物质功能之外,为消费者构建足够动人的情感场域。

缘木轩的“柿柿如意”梳 来源:网络
梳子品类升级
场景持续细分
除了做小做精致,梳子品类的消费升级,破局点仍然在于对细分场景的挖掘。
首先是头皮、头发的养护需求。
按《2025头皮护理行业消费趋势报告》,消费者对梳子的需求已超越基础梳理,转向防静电、头皮按摩和减少断发等精细化护理功能。
仍旧以krramel为例,除了前文提到的按摩功能,借助猪鬃细密和相对柔韧的特征,把头发梳开显得浓密,也是它主打的卖点之一。
它还明确了干湿两用的定位,强调在湿发状态下也能轻松梳通不打结,解决了用户在洗发后这一特定场景下的最大痛点。可全身水洗的设计,还回应了用户对梳具清洁便利性的潜在需求。
其次是针对各种细分场景的升级。
梳子正在从“一把用十年”的耐用品,转向针对不同场景、发型和心情使用的收藏品。
就像口红有不同的色号一样,梳子品牌也开始推出系列产品,鼓励消费者拥有多把梳子。消费者可能会同时拥有晨间唤醒用的气垫梳、造型用的圆柱卷发梳、旅行用的折叠梳以及睡前放松用的按摩梳。这种系列化收藏的消费心理,极大地拓展了品类的市场空间。
再者是加强礼品属性,给梳子赋予了更强的社交属性。
在很多购买评价中,频繁出现“送朋友的礼物,包装很精美”、“送人的感觉很好看质感高级”等送礼相关的评价。这表明这类产品已超越了单纯的功能属性,具备了社交礼品的价值。
这种从实用工具到情感载体的转变,极大地拓展了产品的价值空间,使梳子成为传递关怀与情感的媒介。

krramel的松塔梳包装 来源:网络
沥金点评
以krramel为代表的众多小梳子,给众多身陷红海的传统消费品类提供了宝贵的升级范式。
品类升级,不一定需要黑科技。
这些爆品案例都在说明,通过对材质、结构、设计、场景等多个微观维度进行系统性的思考与组合式创新,即便在最传统的品类中,也能创造出令人耳目一新、并愿意为之付费的新产品。
其次是要深度挖掘用户场景。
成功的品牌不能再泛泛地满足大众需求,而是要深入特定用户的具体生活场景,并针对性地提供了解决方案,从而实现了价值主张的精准重构。
最后是找到能赋予产品的独特情绪价值。日常的使用行为被升华为一种关爱自我的“仪式”,产品的必要性和吸引力便得到强化。
最深刻的创新,往往源于对生活最细腻的洞察。
更新时间:2025-11-0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