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公子
编辑|赵公子
特朗普
特朗普这次真的玩大了,就在7月12日,一封来自白宫的“最后通牒”让欧盟和墨西哥措手不及。
那就是从8月1日起征收30%关税,比之前威胁的25%还要狠,欧洲议会主席怒斥特朗普这样的做法。
而就在全球都以为特朗普要把贸易战打到底时,他却突然画风突变,这位向来令人捉摸不透的总统,竟然对中国说出了四个字主动示软。
特朗普
从挥舞关税大棒到主动示软,特朗普的180度大转弯背后,这场关税大戏,正在上演最精彩的转折。
那么特朗普究竟对欧洲、墨西哥这些自己所谓的盟友做了什么?他这么做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逻辑和目的呢?
当美国财政部公布6月份关税收入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的消息传来,白宫的决策者们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特朗普
数字不会说谎——关税政策正在源源不断地为美国国库输送真金白银,而与此对应的是,美股攀上历史新高,经济数据显示出强劲韧性。
这些利好消息,让特朗普有了底气重新挥舞起他最得心应手的武器——关税大棒。
于是就在7月12日这天,欧盟和墨西哥的领导人都收到了一份让他们措手不及的信函。
美国白宫
信中白纸黑字写着:8月1日起,美国将对来自欧盟和墨西哥的商品征收30%的关税,这个数字比之前威胁的25%还要高出5个百分点。
特朗普给欧盟和墨西哥开出的理由各不相同,但都透着一股“找茬”的味道。
对欧盟,他说美欧贸易逆差太大,欧盟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让美国吃了亏,双方关系“远非互惠互利”。
图源网络
而至于墨西哥,理由更是五花八门:什么打击毒贩不力导致芬太尼流入美国,什么非法移民管控不严……总之理由相当充足却又敷衍。
对于特朗普的做法,法国总统马克龙第一时间表态,强烈反对并呼吁准备反制措施,欧洲议会国际贸易委员会主席更是怒斥特朗普。
不过有趣的是,欧盟内部对如何应对美国的关税威胁,意见并不统一。
冯德莱恩
德国希望尽快达成协议,保护其汽车等核心产业,法国等其他成员国则认为,欧盟不应该向美国屈服,这种分歧让欧盟的谈判立场变得摇摆不定。
墨西哥的处境同样艰难,除了要应对关税威胁,还要面对特朗普在移民、毒品等问题上的指责。
墨西哥总统辛鲍姆的回应很有骨气,表示在国家主权问题上不会让步,但话虽如此,墨西哥还是希望在8月1日前与美国达成某种协议。
墨西哥总统辛鲍姆
更加有意思的是,特朗普自己的态度也在不断变化,14日当天,他在白宫对记者表示信函即是交易,交易已经完成就没什么好再谈的了。
可话音刚落,他又说欧洲希望达成不一样的协议,自己对更多贸易谈判持开放态度,这种前后矛盾的表态,让人摸不着头脑。
这场关税大戏还在继续上演,各方都在算计,都在博弈,都在寻找对自己最有利的结果。
图源网络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8月1日这个日子,将成为全球贸易格局的又一个关键节点,届时是握手言和还是兵戎相见,全世界都在拭目以待。
那么欧盟这边有什么筹码可用于谈判?又打算如何反击呢?
面对特朗普的这一份通牒,欧洲议会国际贸易委员会主席朗格用了一个更直白的词来形容,她称特朗普厚颜无耻,这就是把欧洲当成提款机!
冯德莱恩
于是反制清单很快出炉,飞机、汽车、汽车零部件——这些美国的拳头产品赫然在列。
波音公司的股价应声下跌,通用汽车的高管们开始坐立不安,720亿欧元的规模,足以让任何美国企业感到肉疼。
特朗普似乎没料到欧盟的反应会这么强烈,不过对于特朗普而言还是有一个好消息的,那就是欧盟内部的分歧开始显现。
特朗普
上文我们已经提到了,欧洲各国态度不明确也不统一,这让冯德莱恩的处境很微妙,作为欧盟委员会主席,她必须平衡各方利益。
“必要时将对等反制”的这句话既展示了强硬,又留有余地,她心里清楚,真打起贸易战,双方都会很受伤。
布鲁格尔研究所的分析师柯克加德在会前发表了一份报告,他认为,特朗普的信函大大增加了欧盟采取报复行动的可能性。
图源网络
有意思的是,特朗普选择这个时机施压,背后有着精心的算计,美国财政部刚刚公布的数据,给了特朗普很强的底气。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欧洲经济正在艰难复苏,能源价格高企,通胀压力巨大,制造业萎缩,在这种情况下打贸易战,欧洲的承受能力明显不如美国。
90天谈判窗口期的设定,本意是给双方一个缓冲,可现在看来,这90天更像是一场心理战,特朗普不断施压,欧盟则在防守中寻找反击机会。
图源网络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8月1日的期限越来越近,市场的紧张情绪在升温,欧元对美元汇率持续走低,投资者们都在猜测:这场贸易对抗会以什么方式收场?
或许特朗普只是在虚张声势,最终会给欧洲一个台阶下,又或许特朗普这次是动真格的,欧美贸易战在所难免。
特朗普
但无论结果如何,这场贸易博弈已经给跨大西洋关系蒙上了阴影,信任的裂痕一旦产生,修复起来绝非易事,欧洲人或许会重新思考对美关系,寻求更多元化的贸易伙伴。
而这也牵扯出了特朗普另外一个令人不解的动作,那就是用4个字向中国示弱,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非常公平”——当这四个字从特朗普口中说出时,华盛顿的中国问题专家们都愣住了,这位曾经挥舞关税大棒、对华态度强硬的美国总统,似乎正在释放某种微妙的信号。
特朗普
要知道,从2月1日对中国征收10%关税,到5月12日在日内瓦达成降低关税的协议,再到6月5日中美通话后表示“非常积极的成果”。
特朗普的对华立场正经历着一个耐人寻味的转变过程,而这种变化绝非偶然,背后有着深层次的战略考量和现实压力。
中国因素在这场博弈中扮演了关键角色,让特朗普感到棘手的是,中国的坚决反制给其他国家树立了榜样。
图源网络
各国看到,面对美国的贸易施压,硬碰硬是可行的选择,或许也正是因此,欧盟才会有准备对价值720亿欧元的美国商品征收反制关税的决心。
其实不仅仅是欧盟这边,墨西哥总统辛鲍姆在主权问题上寸步不让,日韩等盟友也对美国的做法表达不满。
这些各国的反应或许也让特朗普意识到,只要中国在关键问题上不松口,其他国家特别是东盟等中国重要贸易伙伴,就不会轻易妥协。
图源网络
而欧盟的态度变化也让特朗普不得不重新考虑,当欧盟开始评估与中国加强经贸合作的可能性时,美国面临着被孤立的风险。
特朗普的“非常公平”表态,还可能是一种试探,他想看看中国会如何回应,其他贸易伙伴会作何反应,这种投石问路的做法,也符合他一贯的谈判风格。
“非常公平”这四个字,可能标志着特朗普对华政策的一个转折点,从零和博弈走向寻求共赢,这种转变符合两国和世界的利益。
图源网络
当然说与做之间还有很大距离,特朗普的言论经常反复,今天说的话明天可能就会改口,但至少,“非常公平”的表态为缓和中美关系提供了一个窗口。
在赵公子开来,特朗普的态度软化,归根结底是现实主义的选择,在一个相互依存的世界里,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
特朗普的这场关税大戏,演到现在算是高潮迭起,不过不出意外还是动手了,针对不同国家不同的说法,也充分展现了这位商人总统的精明算计。
图源网络
可问题是这套老把戏在今天还管用吗?中国早已经做出一个样子,那么既然硬碰硬是可行的,为什么要低头?
8月1日的大限将至,特朗普面临的是一道难解的方程式,向中国示软或许是他为自己找的一条退路。
毕竟如果能稳住中国这个“大块头”,其他国家可能会重新考虑自己的立场。
图源网络
说到底,在这个相互依存的时代,没有谁能真正赢得贸易战,特朗普的“非常公平”四个字,与其说是示弱,不如说是对现实的妥协。
那么你是如何看待特朗普的这一系列动作呢?这一场关税战最终会演变成为什么样子呢?
更新时间:2025-07-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