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如期而至,要不要趁机加仓?

上周股市震荡回调中,除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周跌幅分别达到3.47%和4.94%外,A股主要的宽基指数跌幅其实都不大,中证全指、中证A500、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中证2000和创业板指数分别下跌1.15%、1.62%、1.75%、1.37%、0.54%、0.01%和0.75%;基金指数方面,被动指数型基金指数和增强指数型基金指数周跌幅都只有1%左右,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数和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周跌幅更是只有区区0.40%和0.38%。

(数据来源:Choice)

如何看待这次回调呢?今天就来聊聊这个问题。

01 此次下跌完全在预料之中

早该调整了。

记得二月份那波激动人心的行情好像也只出现过3周连涨,这次已经5周连涨,远超预期了。

关键还在于,这次的连续上涨,经济基本面、政策面都没有像样的理由,也没有2月份那样Deep Seek“横空出世”的事件驱动。

只有一个稍微说得过去的理由:9月3日阅兵前确实需要营造一个不错的股市氛围。

中信证券的《水牛行情5问》对这次行情的“水牛”定性很准确,就是单纯的资金、情绪和估值驱动。

我在7月30日文章《本轮牛市的“成色”几何?可持续性怎样?》中做过统计,自去年9月24日至今年7月25日,A股主要宽基指数的上涨80%以上由估值上涨推动,业绩驱动上涨的因素占比较小,因此这样的行情很难具有可持续性。

截至8月1日,中证全指、中证A500、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中证2000和恒生指数PE-TTM估值分别达到了十年78.24%、67.84%、67.65%、72.55%、65.85%、97.03%和69.87%历史分位,需要一定程度的调整,至少需要缓一缓“脚步”,等待业绩出现改善或可预期的改善。

毕竟只有业绩驱动的上涨,才具备坚实的基础和令人信服的可持续性。

02 是“倒车接人”还是“趋势终结”?

观察中证全指,上周的回调有几个特点:

一是去年9.24以来第一次出现5周连涨后的回调,不可谓不强势;二是上周已经突破去年10月8日高点5252.33,属于创新高后的回调;三是这次回调前的日成交额均未达到2万亿元,与去年10月8日阶段见顶时2.5-3.3万亿元的日成交额相比,还是较为温和的的。

(数据来源:Choice)

这种强势回调的态势,看起来更像是“倒车接人”。但也有隐忧:上半年GDP超预期增长5.3%,上市公司的业绩改善都非常有限;下半年只需要达到4.7%,大致上就能完成全年5%的增长目标,理论上,下半年不太可能有更为宽松的货币或财政政策,上市公司凭什么又能够会有更好的业绩预期呢?

另一方面,来自WIND的数据显示,只要不出现业绩下滑,各主要宽基指数由8月1日较高的估值回到近十年中位数(正常估值),除中证2000需要超过55%的巨大回调幅度外,中证500需要的回调幅度为15%左右,其他宽基指数需要的回调幅度居于5.18-10.50%之间。

(数据来源:WIND)

也就是说,如果以回到正常估值为安全指标,主要宽基指数(小微盘除外)进一步的回调幅度也就是5-10%的样子,不需要过于担心。

当然,这里有个前提,就是业绩不出现下滑。如果像前几年一样再次出现业绩下滑(7月PMI不及预期,前瞻指标并不乐观),趋势阶段终结也并非不可能。

03 要不要趁机加仓?

基于稳健投资原则,急于加仓并不明智。

首先要看自己的仓位计划及执行进度,达到目标仓位坚决不加;如果继续上涨,涨出来超过目标仓位的部分坚决减掉。

二要观察业绩不变情形下能否回到估值合理区间(估值中位数附近),不到估值合理区间坚决不加。

三要等待半年报公布完毕(9月初),进一步看二季度和上半年业绩变化情形对估值的影响,如果业绩下滑导致估值上升坚决不加。

机会永远都会有,怕只怕机会真正出现了没有现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5

标签:财经   指数   业绩   跌幅   恒生指数   持续性   中位数   行情   数据   上周   成交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