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没凉,但大 LOGO 快凉了

刷着朋友圈,翻着短视频,最近总觉得有个变化挺明显 —— 曾经恨不得把 LOGO 焊在身上的人,突然集体 “藏富” 了。

明星机场图里,大字母包换成了帆布包;网红晒穿搭,满身印花变成了素色 T 恤。简简单单,好像生怕别人看出自己穿了啥牌子。

这种 “低调”,可不是错觉。数据摆在那儿:贝恩公司的报告扎心了,2024 年中国内地奢侈品市场销售额跌了近 20%;历峰集团 2025 财年中国区营收掉了 23%;香奈儿亚太区也滑了 9.3%。

有人说 “钱紧了”,有人讲 “年轻人看透消费主义了”,都对。但还有个更微妙的点:背着大 LOGO 出门,好像有点 “不好意思” 了。

或许不是奢侈品不行了,是那些 LOGO 晃眼的奢侈品,越来越难混了。

为啥这么说?先想个事儿:如果花 1 万买个包,有人会跟你掰扯 “你看这缝线多精致,能背十年”。可要是有个同厂同料、就缺个大 LOGO 的包,打八折,你还买吗?

估计不少人得犹豫。


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买奢侈品时,那个 LOGO 占了多大分量。不丢人,这事儿曾经特合理。

过去二十多年,LOGO 的 “社交价值” 分过两波:

早年间(2000 年代到 2012 年),奢侈品是 “成功标签”,皮带扣上的大 LOGO 恨不得在 10 米外喊 “我有钱”;后来(2013 到 2022 年),奢侈品 “下凡” 了,大 LOGO 成了 “圈子门票”,发朋友圈都能多赚几个赞。

不管是想证明 “我混得好”,还是 “我跟你们一伙”,一个大 LOGO 全搞定。难怪有人调侃:“1 万块的包,9000 块买的是那个标。”

但现在,这 “标” 有点烫手了。

大环境紧是一方面,谁都得算算账:花 9000 块买个别人一眼能看见的标,值吗?

更关键的是 “风向变了”。

跟老板见客户,打开衣柜看见那条大 LOGO 皮带,昨天他还在会上说 “要降本增效”,你系着它坐旁边,哪怕他啥都不说,那眼神也够你琢磨半天;

朋友聚餐正聊外卖满减,你挎着满身字母的包进门,瞬间没人说话了,恨不得当场换个帆布包。

大家都在使劲干活,钱包却没鼓多少,难免觉得 “不公平”。这时候看见谁满身奢侈品,容易往坏处想:“我们都这么累,你搞这些啥意思?”

于是,穿大 LOGO 出门成了 “高风险行为”,网红们纷纷藏起 Logo。抖音今年 3 月说,2 月以来处理了 929 个不当炫富账号,16 万多条视频。

过去 LOGO 是 “加分项”,现在可能成 “减分项”。

但这游戏没结束。人总想出点 “不一样”,只是换了玩法。

比如从 “买贵的” 变成 “买值的”。

2024 年,40% 的奢侈品消费跑到了海外,同样的包,去日本买能省出一趟旅行钱;二手奢侈品市场也火了,2025 年规模可能破 300 亿,买的时候就想着 “不喜欢了还能卖钱”。

再比如,从 “大声说” 变成 “懂的都懂”。

看财报就知道,那些靠大 LOGO 吃饭的牌子蔫了,但有些 “小透明” 却逆势上涨:Brunello Cucinelli 2025 上半年收入涨超 10%,Loro Piana 被 LVMH 单独表扬,Bottega Veneta 2024 年 Q4 涨了 12%。

这些牌子名字难记,但特点明显:LOGO 小到几乎看不见,甚至藏在缝里。可懂行的一眼就认得出 —— 那件看着普通的大衣要五位数,那个素面朝天的包是手工珍稀皮。

这就是最近火的 “静奢风”“老钱风”:不用大 LOGO 喊遍全世界,只跟 “懂的人” 眼神交流。我不是不炫耀,是精准炫耀。

LOGO 变小了,门槛却变高了。这大概就是奢侈品的新方向。

总结下来,一个 LOGO 的 20 年,从 “面子” 变成 “麻烦”。但人总有证明自己 “不一样” 的心思,于是换了种玩法:买得更值、藏得更深,用懂的人才能 get 到的细节,继续这场游戏。

所以啊,不是奢侈品凉了,是咋咋呼呼的大 LOGO,快跟不上趟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4

标签:时尚   奢侈品   牌子   玩法   皮带   朋友圈   字母   恩公   眼神   缝线   懂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