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以来,多地区存在局地山洪、城市内涝等洪涝灾害风险。
这种情况下,水源和食品极易受到致病性微生物(细菌、霉菌等)污染,导致肠道传染病发生风险显著增加。
建议大家务必做好这“七不要”,严防病从口入。
1.水淹的食物不要吃
不食用被雨水、洪水浸泡过的粮食、肉禽、果蔬和其他食品。这些食物容易被污水中的微生物污染,食用后极易发生食物中毒。
同时,切勿使用雨水或被雨水污染的水清洗水果、蔬菜和餐具。
特别要注意冰箱内的食物,若冰箱已遭雨水侵入,或曾经停电,最好不要食用冰箱内的食物。
2.变质的食物不要吃
霉变食物有害健康。强降雨过后天气闷热潮湿,食物容易腐烂变质,米面如果储存不当也容易霉变。
食用霉变的粮食会引起霉菌毒素中毒,常引起胃肠症状如恶心、呕吐、腹胀、腹痛、偶有腹泻,而后出现体内各器官系统性损害。
夏季,熟食在室温下存放的时间不宜超过2个小时,所有熟食和易腐食物应及时放入冰箱内保存。
剩菜剩饭一定要冷藏,但不要在冰箱中存放超过3天,下一餐食用前要彻底加热,重复加热不能超过一次。饭菜尽量当日清,已经腐败变质的食物不要食用。
3.死因不明的动物不要吃
死因不明、来源不明的猪、牛、鸡、鸭等畜禽动物肉品和因降雨导致死亡的水产品不要吃。死因不明的动物可能被致病菌污染,并在动物体内造成腐败变质,产生毒素,吃了会引起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如腹泻、腹痛、恶心、呕吐,有时有发热、头痛等症状。
4.来源不明的食物不要吃
不要吃来源不明的、非专用食品容器包装的、无明确食品标志的食品。
5.野生的蘑菇不要吃
雨水过后,野生蘑菇会大量生长,用传统的简单方法和特定经验来识别毒蘑菇是不靠谱的,千万不要随意采食野生蘑菇。
6.卫生条件差的凉拌菜不要吃
强降雨过后,部分地区卫生条件差,冷荤凉菜在制作过程中容易污染,吃了容易生病,将食物烧熟煮透最为稳妥。
切勿用雨水清洗蔬菜瓜果,生食蔬菜瓜果等食物一定要用清水清洗。
7.生水不要喝
不喝生水,不喝来源不明或被污染的水。优先饮用烧开后的自来水或瓶装水、桶装水。
切勿直接饮用河水、井水、山溪水等未经处理的生水。自觉保护生活饮用水水源及环境,在指定地点堆放垃圾、倾倒生活污水、排放粪便。
处于连续强降雨或暴雨高风险区域,应密切关注当地水务部门、官方媒体发布的水质公告和供水通知。若所在区域供水受污染或中断影响,应立即停止饮用,并采取可靠的替代饮水措施。
如果出现发热、腹痛、腹泻、恶心、呕吐或者其他身体不适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不要擅自服用止泻药、抗生素等药物。
如果怀疑与饮用或接触不洁水源有关,应主动告知医生相关接触史,以便医生准确诊断和治疗。
更新时间:2025-08-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