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章亚若,是蒋经国这辈子都难以放下的遗憾,她为蒋经国生下了双胞胎儿子,可直到去世,都没能得到一个正式的名分。
她与蒋经国天人永隔,连最后一面、最后一句道别的话都没能说上,而且,她的事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人知晓。

直到2006年,一本花了三年时间精心写就的《蒋家门外的孩子》出版,这段被埋藏许久的往事才得以重见天日,被大家所了解。

1913年,章亚若降生在江西九江的一户富裕人家,她的父亲是当地颇有名望的大律师,母亲出身于江西的富商家庭,是富商家的千金小姐,家里经济十分宽裕。
或许是受到父亲职业氛围的耳濡目染,章亚若从南昌女子高中顺利毕业后,便凭借自身努力,成功进入江西省高等法院工作,担任书记员一职。

她满心渴望成为新时代独立自主的女性,于是果断舍弃了自己原本的名字张茂丽,改用章亚若这个名字开启新的人生篇章。
只是,虽说章亚若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但终究还是没能完全挣脱封建思想的枷锁。

让人没想到的是,在家族的安排下,她竟和远房表亲唐英刚结了婚,这事儿可惹得她和父母大吵了一架。
章亚若心里还想着继续读书呢,哪肯为了嫁人就放弃学业呀,可她一个小姑娘,哪能斗得过整个家族的安排。

结婚之后,章亚若为丈夫生下了两个孩子,可她心里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对那种传统的主妇日子,她实在没什么热情。

在章亚若看来,自己的丈夫实在没什么可取之处,不管是知识储备、说话做事的方式,还是个人素养方面,都远远达不到她心里理想丈夫的标准。
上世纪三十年代,抗日救亡的热潮如汹涌浪潮般席卷了南昌城,当时身为监狱职员的唐英刚,也深受这股浪潮的影响。

而早已对日复一日相夫教子的生活感到厌倦的章亚若,终于迎来了外出工作的机会。
她本就才华出众,又有着过人的胆识,在众多前来应聘的人当中很快便崭露头角,成功成为江西省高等法院的文书后,章亚若仿佛脱胎换骨一般,整个人都充满了活力与干劲。

正当章亚若在工作中顺风顺水、得心应手的时候,一个噩耗突然传来——她的丈夫唐英刚在乘船时不慎落水,结果引发了急性肺炎,最终不幸去世,那时唐英刚才27岁。

在那乱世之中,一个没有依靠的漂亮女子,自然很容易成为那些贪图美色之徒的追逐对象。
为了换个环境也为了谋求发展,章亚若报考了南昌预六师的宣传队,并且很顺利地就被录取了,可谁能想到,没过多久,南昌就沦陷在了日寇的手中。

章亚若实在没了办法,只能跟着流亡的队伍一路奔波辗转,好不容易才到了赣州,后来,她谋得了一份赣州专署图书资料室管理员的工作。
也正是在这段时间里,一场炽热如火的爱恋,正悄悄地朝她靠近。

因为工作上表现得极为出色,章亚若被调去赣州赤珠岭青年干部训练班参加学习,学习期间,她能力突出,又被推荐担任蒋经国在青干班的助手。
其实,早先在一场京剧排练的现场,当时前来视察工作的蒋经国,第一眼看到章亚若时,就被她吸引住了,心里悄然生出了好感。

在章亚若心里,蒋经国身份高贵,而且早已成家立业,自己不过是个带着孩子的寡妇,压根儿就没想过会和这样一位男子产生感情纠葛。
那天,蒋经国毫无预兆地向章亚若吐露了心中的爱意,这猝不及防的表白,让章亚若一下子乱了阵脚,整个人完全懵了,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她心里清楚,自己不敢和蒋经国发展婚外情,更担心会因此卷入复杂的政治漩涡,思来想去,除了选择逃离,她实在是想不出别的办法了。
于是,章亚若毅然拒绝了蒋经国的爱慕之意,干脆利落地回到了娘家,她怎么也没想到,身为蒋家未来接班人的蒋经国,居然会为了她一路追到家里来。

或许,真正能让女人心动的,并非仅仅是爱情本身,而是男人对自己那份坚定不移的执着和细致入微的关怀。
即便章母多次明确拒绝,也丝毫没能阻挡住蒋经国那热烈而执着的追求,在这般强烈又真诚的攻势之下,几乎没有哪个女子能做到完全不动心。

为了让章亚若能尽快获得蒋家的认可,蒋经国着实费了不少心思,他一方面精心安排,让章亚若作为秘书的身份和自己的妻子蒋方良有机会见面接触,增进彼此了解;另一方面,则时刻留意着合适的时机,打算向父亲蒋介石汇报此事。

1941年,章亚若怀上了蒋经国的孩子,蒋经国得知这个消息后,简直喜出望外,他迫不及待地将这份喜悦告知了蒋介石,满心期待能得到父亲的认可与祝福。
然而,蒋介石却态度冷漠地回应道:如今国难当头,不宜谈结婚之事。

在父亲那里吃了闭门羹的蒋经国,只得耷拉着脑袋,一脸沮丧地回到章亚若身旁。
看着章亚若那满是期待与憧憬的眼神,蒋经国心里五味杂陈,却也只能支支吾吾、含含糊糊地应付过去,始终给不出一个确切的答复。

可此时已经怀有身孕的章亚若,怎么忍心让自己尚未出世的孩子,也像自己一样,一生下来就背负着没有名分的苦楚。

时间来到1942年,章亚若刚刚喜得一对双胞胎,初为人母的她,脸上始终洋溢着温柔又幸福的笑容,她轻手轻脚、小心翼翼地把两个小宝贝拥在怀里,那股子从心底冒出来的喜悦劲儿,任谁看了都能被深深感染,真切地体会到她的开心。

这对惹人喜爱的宝贝,分别被取名为大毛和小毛,他们的降临,就像给这个家点亮了一盏温暖的灯,带来了数不清的欢乐。

蒋经国一得知章亚若诞下双胞胎的喜讯,顿时激动得难以克制内心的喜悦,当天便急匆匆地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父亲蒋介石,蒋介石听后,沉思片刻,决定用“孝”字辈来为两个孙儿取名,一个取名为孝严,另一个取名为孝慈。
不过,他也明确表态,这两个孙儿不能姓蒋,得随母亲章亚若的姓。

这一决定,对满心期待的章亚若而言,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蒋经国见状,赶忙安慰她,说等两个孩子满一岁的时候,再找机会和父亲好好商量商量。

只可惜,这样的幸福时光并未长久延续,两个孩子的诞生,让身为母亲的章亚若开始考虑得更为长远,她内心对名分的渴望愈发强烈,不仅频繁地向蒋经国索要名分,还常常在外以蒋太太的身份自居。

为了弥补自己无法给章亚若一个正式名分的遗憾,蒋经国只能在日常生活和情感关怀上,竭尽所能地迁就她、满足她的需求。

然而,章亚若内心最渴望、最在意的,恰恰就是那个能让她光明正大站在蒋经国身边的名分,要知道,章亚若为蒋经国生下孩子的时候,正值抗战进入最为艰难的阶段,同时也是蒋经国政治生涯陷入低谷的时期。

偏偏在这个关键时刻,蒋经国深陷情网难以自控,章亚若也总因名分的事,频繁跟他闹情绪、发脾气。
这些事儿,蒋经国的那些部下看在眼里,还把这些情况一五一十地汇报给了蒋介石,蒋介石自然也就知道了他俩之间的这些状况。

无论是蒋经国的部下,还是蒋介石,都不希望看到蒋经国因为一个女人而陷入左右为难、进退维谷的境地。
仔细思量,若想帮蒋经国摆脱当下这棘手的困境,似乎只有一个办法——让这个可能对他产生负面影响的女人消失。

半年后,在桂林的一所医院里,章亚若突然离奇死亡,这一切发生得太过仓促,快得让所有人都猝不及防,等众人回过神来,那个被怀疑有重大嫌疑的人早已逃之夭夭。
据章亚若的妹妹章亚梅回忆,在章亚若出事的前一晚,她外出吃了一顿饭,回来后就明显不对劲了,她走路摇摇晃晃,脸色惨白如纸,嘴角还残留着一些食物碎屑。

综合这些情况,大家都一致认为,章亚若是不幸中毒而死,她去世时,遗体肤色发黑,模样极为骇人。
那年,章亚若才仅仅29岁,而她生下的两个孩子,都还不到半岁,章亚若的离奇死亡,直到如今,依旧是一个未解的谜团。

自与章亚若天人永隔,蒋经国便和这两个孩子彻底断了联系,此后几十年,再未谋面,后来,蒋经国随父亲前往台湾定居。
从此,章亚若和留在大陆的两个孩子,仿佛从他的生命中彻底消失了一般,再未被提起过。

1988年1月,蒋经国在台北溘然长逝,在蒋孝勇的精心安排下,蒋经国和章亚若所生的两个儿子——蒋孝严、蒋孝慈,终于来到灵堂,送了父亲最后一程。
身为蒋家后人,蒋经国从出生起就注定要肩负起家族的重任,也注定难以毫无顾忌地享受真情与自由。
法制晚报——蒋经国情人章亚若死因成谜 曾惹蒋介石不悦2013年09月19日

《环球人物》——不要让分离主义的气焰高涨 2012年第30期
 
更新时间:2025-11-0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