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2天后,美方开始指责印度援俄,特朗普表示无法接受,中方态度则很明确。那么,针对印度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美国这次说了什么?下一步印度又可能怎么选择?
近日,特朗普宣布自8月1日起对印度输美商品征收25%关税,还要额外加收惩罚性费用。这一次,矛头直指印度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和军火。数据显示,近年来,印度从俄罗斯进口大量石油,从2022年乌克兰危机爆发前的日均6.8万桶,到后来的215万桶,俄罗斯迅速跃升为印度的最大石油供应国,市场占有率一度逼近四成。算下来,印度从俄罗斯获得的石油供应,已成为其经济的关键支柱。
对此,当地时间8月1日,特朗普向媒体表示:“我听说印度将不再购买俄罗斯石油。”然而,就在当天,印度政府人士就公开澄清,印俄签订的是长期石油合同,“要在一夕之间停止采购,并不是这么简单的事”。同一天,印度外交部发言人兰迪尔·贾伊斯瓦尔更是强调,印度与俄罗斯保持着“稳定且久经考验的伙伴关系”,新德里的对外关系,是基于自身国家利益,而不应从“第三方国家的棱镜”来审视。这些表态显示印度不会因外部压力,改变其能源安全政策。
对此,特朗普表示完全无法接受,其在社交平台上将印度与俄罗斯并称为“死气沉沉的经济体”,甚至扬言“随它们去吧,它们大可以抱着僵死的经济同归于尽”。与此同时,当地时间3日,白宫副幕僚长米勒又在电视节目中,公开指责印度购买俄油是“资助战争”,其用词之重,在特朗普政府对盟友的批评中并不多见。
有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政府聚焦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的行为,可能反映出两个战略意图。一方面可能是源于他对俄乌和谈缺乏进展的沮丧情绪;另一方面则可能是美印双边贸易协定谈判的施压手段。要知道,特朗普此前对欧盟采取过类似的策略——先威胁征收30%关税,随后降至15%迫使欧盟接受协议,同时还要求欧盟增加6000亿美元投资,并采购7500亿美元美国能源产品。这种“极限施压”的战术,似乎正被复制到对印关系中。
现如今,美国的下一步还不是十分明朗,但中国的态度已经很清晰。我外交部发言人强调,中方一贯主张通过对话解决乌克兰危机,反对任何非法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对于美国的“二级制裁”策略,中方也明确反对,认为这不利于乌克兰危机的解决,也无助于国际稳定。可以说,中方立场不仅稳,也在不断提醒美方:施压和制裁无法带来持久和平。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能源立场上,中印两国态度正趋于一致。中国和印度都是俄油的主要买家,同样也都强调“自主决策”。在面对美国高压时,两国都没有妥协。而从印度近来的做法看,它确实越来越倾向于“战略自主”,而不愿在美俄之间选边站队。
毕竟,印美之间的分歧不只是能源,还有农业市场开放、贸易壁垒和军火采购等议题。美国一直想让印度开放农产品市场,而印度政府却担心激怒农村选民,这成为双边贸易协议谈不拢的重要障碍。而特朗普又一向强硬,一旦谈判没有进展,那么加税几乎成了“标配”。
而印度民众的看法也很现实,当初美国让印度放弃伊朗和委内瑞拉石油时,很多人就已经表达抗议。现在若再放弃俄罗斯这个廉价稳定的大卖家,则势必引发国内经济压力,甚至引起社会不满。在当前全球局势动荡、能源价格敏感的背景下,印度政府恐怕不会为了满足美国的政治要求,而主动牺牲自己的核心利益。
可以预见,美方对印度的指责,并不会轻易改变印度的能源战略。特朗普虽然态度强硬,但印度显然也是早有准备;中国也在此时稳住立场,强调以对话促和,拒绝非法制裁。国际社会也越来越意识到,解决俄乌冲突要靠的是外交智慧,而不是经济胁迫。
更新时间:2025-08-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