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税从2018年闹腾到现在,七年了,还没个消停。起头是特朗普那时候,美国觉得中国占了便宜,贸易逆差太大,就想用关税大棒来敲打。
2018年3月,美国先对600亿美元中国货加税,理由是知识产权啥的。中国也没闲着,马上回击,对美国大豆、猪肉加税。
接着就是你来我往,关税一层一层往上堆。

2019年,美国把2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税率提到25%,中国对600亿美元美国货也相应调整。
2020年,中美签了个第一阶段协议,表面上缓和了点,美国降了些税,中国答应多买美国东西,但核心关税还留着。
拜登上台后也没大动作,基本延续。谁知道2025年特朗普又回来了,2月就下令所有中国进口货在原有基础上加10%,还取消小额包裹免税。

3月再加10%,总税率到20%。4月直接飙到54%,后来又到104%。中国在2月对美国煤炭天然气加15%,3月对鸡肉小麦这些加15%,4月总税率到84%。
10月美国又加到100%,中国对美国船只收特别费。这来来回回的,感觉像俩人在比谁更狠,但最后谁也没占到大便宜。
其实这关税战打到现在,美国的本意是想把中国从全球供应链里踢出去,减少依赖,重振自家制造业。

特朗普说要制造业回流,让美国人买美国货。可美国企业成本直线上升,好多工厂没回来,反而是通胀闹得慌。
数据显示,美国对中国商品平均税率到37.4%后,企业扛了64%的税负,每个家庭一年多花2400美元。超市东西贵了,消费者叫苦。
2025年前三季度,美国通胀率还高位徘徊,制造业回流速度慢得像蜗牛。

为什么?因为供应链不是说断就断的。很多美国公司离不开中国零部件,换供应商得花大钱大时间。对华贸易逆差是小了点,但美国对全球逆差更大了,欧盟现在成了最大来源。
把中国货挡住,欧洲、东南亚、拉美就进来卖,可这些货背后往往还是中国影子。
比如越南,2025年上半年对美出口涨了不少,看起来是赢家,但越南工厂的设备原材料管理团队多是中国过来的。这不就是换了个包装,继续卖吗?

中国出口没降反升,前三季度进出口总额涨4%,出口涨7.1%。对美出口少了,但对东盟欧盟非洲都涨了,尤其是非洲,涨了56.4%。
这说明中国早就不是只靠美国市场吃饭的世界工厂了。现在中国供应链全球布局,多元化走得稳稳的。过去几年,美国加税,中国就加速内需拉动,推科技自主。
芯片、新能源、AI这些领域,自己造自己卖,还出口别人。

这不是被动应付,是主动升级。物流企业订单年增超10%,企业外包率过半,产业链配合更灵活。
打个比方,过去可能是中国一家包圆,现在是跟全球高手分工,各干各的强项。中国还精准回击,对美国关键农产品设限,稀土出口管制,矿产审查。
美国现在发现,想脱钩,成本太高。2025年10月,特朗普还威胁加100%关税,但中国出口增长超预期,国外发货猛增。

全球经济新常态下,美国中国贸易战阴云还在,但中国GDP上涨5.2%,经济韧性强。
美国这么执着要排除中国,是怕中国崛起,威胁霸权。贸易战开打时,美国以为高关税能逼中国让步,重塑全球秩序。可中国不是十年前那个靠出口拉动的经济体了。
现在的中国制造业规模15年稳居世界第一,从低端代工转高端制造,数字贸易也起来了。供应链不光抗压,还会变通。

面对美国组合拳,中国优化出口结构,对东盟、非洲、中东、拉美市场深耕,不靠谁,也怕谁。相反,美国内部问题一大堆,产业空心化没解决,制造业回流有限,股市波动大。
欧盟通过谈判获豁免,但美国通胀高,内部经济分歧多。4月,美国财长跟阿根廷总统谈关税调整,7月中美团队在斯德哥尔摩会晤,延长关税暂停90天。
这些都显示,美国扛不住了。

特朗普的关税2.0,本想对等关税覆盖183国,对中国最高125%,但实际没实现排除目标。中国在全球经济话语权更大,证明没中国,全球运转难。
贸易战暴露美国弱点:依赖中国远超想象。新供应商越南、印度,背后中国要素多。脱钩喊得响,做起来难。结果,美国不光没排除中国,反而让自己更难脱身。
中国用行动告诉世界,没中国不行。这才是关税战深层现实。

参考资料:
1、美国为什么有底气对全世界发动关税战,为何唯独对中国无效? 新浪财经 2025-04-08
更新时间:2025-10-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