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白人度假”的中产,回来开始骂街了


又到十一小长假,不同于往年的是,今年反常的天气极其不给力。


往年爬泰山,一场从山脚到山顶的酣畅攀登,配上云海之上的日出美景,不知让多少人看得挪不开眼。


今年爬泰山的旅客向全世界宣布:“泰山很好,但我后悔来了!”



只因中途突降大雨,旅客不仅淋了个透心凉,还连个避雨的地方都没有,即便是这样,山上依然是前胸贴后背的场景。


旅游景点人多不是个例,有的游客决定开启文化主题的“十一”假期,结果也遭遇了人山人海。


以湖北省博物馆为例,游客们本想感受荆楚文物的魅力,抬头却只见前人的后脑勺。


更疯狂的是,这个假期依然有人进行7天10国游,典型的打卡式“特种兵”旅游。


其实不难发现,虽然景点的游客异常多,但如今越来越多的中产早已跳出“人挤人”的度假怪圈。



其实,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选择,和他们的处境是分不开的,毕竟在普通人眼里,只看到衣食住行都在卷价格、卷品质,而中产不仅是被卷群体的其中一员,还是被迫制定“如何卷”方案的那一个。


很多中产的常态是,虽然拿着高薪,但要24小时连轴转,简直是拿命在拼。


因此一到假期,也是他们拼命逃离平日里被工作填满的紧绷节奏的时候,老G就是其中一员。


对他来说,自驾游时被堵高速6小时,爬山旅游都能被挤在原地不动弹2小时,这个假期他只想在一个风景好的地方躺平,体验一把白人式度假。



那么,什么是白人式度假呢?


简单来说,白人式度假是一种反打卡文化的度假方式,其践行者不追求高密度游览景点,而是选择优质的地方作为“根据地”停留数日,享受悠闲时光。


这种模式始于欧美中产度假,欧美人可以在沙滩躺椅上读一整天书,也可以睡到自然醒,再花3个小时吃一顿Brunch等,注重过程体验。


这种慢节奏的生活也吸引了国内中产争相模仿,海岛游是度假热门选择之一。


世界上的岛屿千千万万,但旅游的项目大同小异,无非就是下水、平躺和拍照。


所谓下水就是在假日里体验一些水上项目,摩托艇香蕉船是这类项目比较刺激的活动,预算足够也可潜水看深海世界。



平躺是相对松弛的玩法,无非是在岛屿选一个相对满意的住宿,然后舒舒服服的晒几天太阳,吃几次大餐,再做几次SPA。


无论哪种方式都用九宫格收个尾,确实是绝大多数人理想中的生活。


但最初体验白人式度假的一部分群体开始后悔了。



一白领在普吉岛私人海滩躺三天后,在社交媒体大肆吐槽:花了两万块,除了晒太阳什么都没干,真不如去巴黎看展呢!


还有的人说吃吃喝喝一周,好无聊,开始想念做牛马的日子了。


同样的生活方式,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欧美人都很享受,为何我们却没有想象中的欢喜呢?



其本质还是东西方的认知差异。


东亚中产注重结果积累,常将度假视为投资,潜意识里更注重性价比与知识获取,这种文化基因的冲突,导致即使模仿慢节奏,仍会因没玩够而焦虑。


另一个原因是环境过载的体验崩塌,当体验白人式度假的想法成为一种现象,那么白人式度假的热门目的地就会陷入越网红越拥挤的恶性循环。



希腊的圣托里尼岛是中产喜欢的度假地之一,每年均会接待550万游客,远超1.5万常住人口的承载能力,最终的结果是海滩垃圾成堆,交通多次瘫痪。


巴厘岛被视为天堂之岛,然而更因游客超载留下的塑料,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称为塑胶末日。


远的不说,我们再聊聊邻国越南。


先看一组数据,截止到今年8月份,越南接待的中国人超350万人。胡女士一家在今年7月份畅游越南。


据她所说,她喜欢越南的自然和原始,有机会,一定再来。


或许是迎合白人度假的审美,越南舰港的渔村被成片拆除成网红打卡点,统一成风格相同的海景别墅,当地的渔民被迫转化从事旅游服务,传统生活方式濒临消失。



正是因为自然景观的同质化和文化特色的流失,让部分旅客产生了审美疲劳。


此外,最重要的原因是,中产度假本是逃离内卷,可在行程中不自觉地陷入新的竞争。


在马尔代夫旅游的游客,会在社交媒体晒泳池、沙滩等照片,为了这些照片呈现出理想的效果,一小红书博主坦言,为了拍无人海滩的照片,凌晨5点就要占位置,比上班还累。


有些中产还会比拼入住更贵的水屋或体验到更小众的浮潜点,俨然将度假异化成新的竞赛。



更讽刺的是,一些数字游民在东南亚远程办公时,发现自己只是将办公地点挪到了泳池边,工作压力丝毫未减。


如今,这股白人式度假的后悔潮还在持续,但本质上却是中产群体对消费主义陷阱的认知觉醒。



老G简单一查,发现海岛游的坑也是一个连着一个。


尤其是选错了岛屿,又在一个阴天下海之后,你与海洋约会的体验就会大打折扣,不仅见不到彩色,连自己都像在米汤里吸氧一样。



若是遇上雨天,岛上的酒店甚至可能会上演孤岛惊魂的戏码。


就连抱着去海岛满足胃的想法,都可能被食物中毒惊吓到。


如果再很不幸的赶上出游旺季的网红岛屿,那真的会解锁酒店爆满,海滩下饺子的场景。



换句话说,即使你漂洋过海来看梦中情地,你也绕不开人与人、肩并肩地嘻哈吵闹。


总之,海岛游也很难随心所欲,不仅看老天是否赏脸,还要看自己的胃是否给力,也难怪同一个岛屿,有的人在度假之后大倒苦水。


这场乌托邦的浪漫最终成了一个人的想象,但也有人把度假当成漫无目的的旅游,反而收获更多。


比如今年十一假期的旅游市场就出现新变化,越来越多的出行者追求个性化的旅游体验,一些县级的宝藏小城迎来了大爆发。


桐庐、阿尔山和安吉等小众县级宝藏小城纷纷上榜,其中阿尔山赏秋之旅的热度最为惹眼。



恰逢国庆,红色旅游也是热门主题之一,特别是带孩子的家长,希望让孩子从小明白:国家如今的强大的背后,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骨子里的民族归属感要从小感念。


这个十一假期,中产度假需求正从到此一游的打卡体验转向深度共鸣的沉浸式体验。


当旅行回归与自我对话和世界联结时,那些被营销吹大的虚幻泡沫就会不攻自破,生命中留下的是真实而持久的生命体验。


毕竟,真正的度假自由,不在于去多远的地方,或者花多少钱,而在于摆脱外界的定义,找到与自己节奏契合的放松方式。


这个假期,你是怎样度过的呢?


-END-


参考资料:

凤凰WEEKLY:《第一批[白人度假]的中产,已经后悔了》

文汇网:《震后的圣托里尼岛:一种活在当下的感觉》

央视网:《“宝藏小城”“边走边玩”“出片需求”借助关键词解锁双节出游新趋势》

网易新闻:《越南超过泰国,成中国旅客首选目的地》

作者:乔伊尔

编辑:歌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9

标签:旅游   中产   白人   越南   海岛   假期   岛屿   托里   阿尔山   游客   泰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