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转!美国撤销12项对华制裁,美财长表态,连对中国的称呼都变了

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剧烈震荡。就在过去的72小时,中美博弈再现戏剧性逆转,“制裁”与“称呼”双重变化,令国际舆论一片哗然。

据7月最新的全球贸易统计报告,全球稀土供应链的紧张度指数已创下五年以来新高,美国商务部对中国商品的依存度在2024年下半年到2025年上半年持续上升,达到历史峰值。美国对华政策的突变,背后不仅是国际力量的此消彼长,更是全球资本、产业链和地缘格局新一轮重构的缩影。

稀土棋局,全球资本的焦虑

全球稀土市场本年度持续动荡。中国稀土分离产能占全球92.3%,深加工专利占比高达86%。据英国金融时报援引巴西矿业部5月发布的数据,上半年巴西对中国稀土出口额同比上涨200%,而对美国出口量却大幅减少。美国军工、汽车、电子等核心制造业的原料链条被高度捆绑在中国稀土的稳定供应之上。

特朗普政府危机感陡增。政策层面,年初美国曾试图通过与澳大利亚、越南构建“稀土联盟”以摆脱对华依赖,但据澳洲矿业协会7月最新公告,联盟成员的稀土提纯良品率普遍低于60%,难以满足高端制造需求。

美国政府的技术牌也屡屡受挫,瑞典第三轮中美会谈期间,美方提出以EDA芯片设计软件换取中国稀土配额,被中国明确拒绝,仅允许部分民用企业增加进口,军工领域则被严格限制。

经济学家迈克尔·皮尔森在《经济策略评论》7月期刊中分析,不少全球资本已在密切关注中美谈判进展,部分大型基金甚至有计划减少对美国制造业的投资敞口,转向亚洲和欧洲市场。资本的游移与观望,给美国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

制裁“闪电逆转”,华盛顿的被动自证

7月29日,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公开威胁将部分中国商品关税提升至100%以上。中国商务部当晚回应称,“24%的对等关税暂停是善意,但如美方再次加码,反制措施将按计划实施。”美国国内舆论极为关注中方反应,但中国的冷静与克制,令美方高层陷入更深的战略焦虑。

两天后,局势突变。7月31日,贝森特接受CNBC采访时宣布,因稀土等多重因素,美国政府撤销了12项针对中国的反制裁措施。8月1日,贝森特在个人社交媒体公开点赞中国,称“美国已经具备与中国达成惠及两个伟大国家的协议!”这一称呼的变化,成为全球媒体热议焦点。

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7月最新报告分析,美国此举既是向全球市场释放稳定信号,也是为稳定国内资本市场做出的被动选择。数据显示,7月最后一周美股科技板块大幅震荡,新能源和军工相关企业普遍下跌,直接反映出市场对中美贸易摩擦的高度敏感。

内外困局,白宫政策空间收窄

特朗普政府近期内外交困。美国国债危机进入倒计时,8月1日,特朗普再次公开要求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辞职,并强烈施压其降息。美联储态度强硬,拒绝配合,市场预期美债收益率将继续攀升。摩根大通最新月度报告指出,美国财政赤字已突破历史纪录,年化利息支出增长至GDP的4.1%,逼近金融危机警戒线。

“对等关税”政策推进受阻。美国国内制造业协会7月发布的最新调查显示,87%的受访企业担忧高关税会进一步推高成本,影响国际竞争力。

欧盟方面,冯德莱恩与特朗普在5月达成的贸易协议,欧盟理事会至今未批准,德国、法国在稀土及新能源政策上表现出更强的独立性。中国与欧盟的高层会谈频密,6月以来中欧新签署的合作项目数量同比增长30%。

外交方面,中国积极布局多边合作。7月下旬,中韩外交部重新启动发言人磋商机制,9年来首次重启。8月初,中俄海军在西太平洋启动“海上联合-2025”演习,显示出中国在地区安全与经济合作中的战略主动性。

技术与法律博弈,博弈天平加速倾斜

美国的技术牌失效迹象日益明显。瑞典会谈期间,特朗普团队一度暂停部分对华高科技产品出口管制。美国政府内部出现人事调整,数名主张强硬对华政策的官员被替换,倾向扩大科技出口的“新派”获得提拔。白宫内部“AI沙皇”戴维·萨克斯成为新晋权力中心,被多家美媒誉为“务实合作派的代表”。

中国则不断丰富反制裁手段。《反外国制裁法》新规将资产冻结范围扩展至所有类型资产,进一步提升法律反制能力。产业布局层面,中国与巴西签署的《矿业领域合作2025-2026年行动计划》将稀土纳入重点合作。非洲地区,石墨烯、镓等新战略资源开发项目加速推进,延伸了中国的全球资源布局。

据《南华早报》7月报道,F-35战机生产线因关键稀土材料供应不畅,生产计划再次推迟,部分特斯拉工厂的电机产线亦面临原材料短缺预警。美国企图以“稀土联盟”替代中国供应,但澳大利亚、越南等国的加工能力和成品率难以达标。

谈判新局,全球关注中国底牌

目前的中美谈判已然成为全球资本、技术和资源流动的风向标。美方从威胁关税到主动释出善意,既是对国内外压力的被动回应,也是对全球供应链现实的勉强妥协。华盛顿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7月最新分析指出,若中美贸易摩擦长期化,美企将在未来三年内损失至少3500亿美元市场份额,全球产业链将加速重组。

中国在谈判中展现极强定力。商务部、外交部等多部门密集发声,强调中方愿意与美方展开平等、理性、建设性对话,但美方必须拿出足够诚意。中国还主动联合更多国家,推动资源、技术和产业链的多元合作。韩国、巴西、俄罗斯等国近期与中国的互动频繁,形成多边合作新格局。

国际金融市场亦高度关注中美关系走向。6月底以来,人民币汇率与美元汇率波动幅度明显收窄,反映出市场对中国宏观政策信心增强。高盛、德意志银行的最新季度预测均认为,随着中美博弈趋于缓和,全球资本流向将出现新一轮结构性调整。

参考资料:

环球网:2025-08-01 19:37:美国关税谈判的“大日子”到了,批评声四起 | 国际识局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5

标签:财经   财长   美国   中国   稀土   全球   中美   美方   关税   巴西   美国政府   资本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