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能够争取到回购再贷款的金额越多越好。
是不是这样的呢?
一次性获得回购再贷款金额超过5.00亿元,这又是什么样的概念?
要不要举几个例子,看看他们都是谁呢?
第一个例子是。中伟股份直接拿下8.8亿专项贷款(创年内新高)。
2,医药界大佬泰格医药紧随其后,7亿贷款用于股权激励。
比较有意思的是,已经完成了回购,回购的股份数量高达1389万,而回购的平均价格是51.00元。
3,地产巨头华发股份5.36亿贷款,还能分期3年还。
4, 东方雨虹早在2024年底就搞到5亿贷款。
5,中国建筑更夸张,控股股东直接甩出10.8亿贷款支持增持。
6,科技新贵新大陆也不甘示弱,给6.3亿贷款额度。
7, 三花智控作为制冷龙头,5.4亿贷款。
这些获得大手笔的回购,再贷款的公司。
股票价格在市场上的表现又是什么呢?举几个例子怎么样?
比如说新大陆阶段性的上涨时间达到八个月之久。
股票价格有相对的低点11.50元上涨至阶段性的高点30.99元,阶段性的股票价格是26.81元。
上涨的幅度超过50%,超过100%。超过150%高达169.33%。
是不是有一点点超乎预期呢?
新大陆的总市值达到277亿元,它的总股本是10.3亿。
比较有意思的是,尽管阶段性的股票价格上涨的幅度超过160%,但是阶段性的融资余额高达11.39亿,而融券余额只有956万元。
这是什么样的概念?
换句话说,有更多的投资人仍然看好这样一个品种。
而看空卖出的则相对的较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是不是这样的呢?
整体上来看。已有超200家公司用上这波红利,回购金额突破500亿大关。
看来这波回购潮不光是给市场打气,更是要带着员工吃肉(股权激励)啊?
可是比较有意思的是,由于大盘出现了阶段性的下跌,大幅度的下跌。
也有部分的回购,一不小心被套住,有的下跌的幅度超过10%,有的,下跌的幅度超过30%。
在市场之中,股票价格的阶段性下跌是不是砸了一个坑呢?
这种情况是陷阱呢,还是馅饼呢?
面对这种状况,你是怎么看的呢?你会怎么做呢?
说说你的想法怎么样?
特别是在你的心目之中,有哪一个品种才是未来的阶段性的龙头呢?
更新时间:2025-05-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