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群众新闻】
免费学前教育,既牵动千家万户的关切,又承载国家未来发展的考量。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5日对外公布。意见明确,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受到广泛关注。此次国办印发的意见,进一步明确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相关具体安排。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既是积极回应民生关切、降低家庭保育教育成本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
涉及千家万户,事关长远发展。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办好学前教育、实现幼有所育,关系亿万儿童健康成长,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作为一项兼具社会效益和民生温度的举措,不仅体现国家教育优先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导向,也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持续注入人力资本动力。直接降低家庭育儿成本,改善家庭对未来生育成本的预期,有助于缓解生育焦虑,营造更加友好的生育社会环境。同时,促进居民的非教育消费,进而带动更多产业的就业和发展。
坚持因地制宜,分步有序推进。我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大幅提高,2024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92.00%,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91.61%。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是促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对民生关切的积极回应。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推进普及学前教育,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公益普惠、安全优质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立足国情教情,做好政策设计和实施工作,考虑短期、中期和长期出生人口变动,学位需求变化,城镇化发展趋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情况,将政策红利真正转化为民生实惠。
推进教育公平,补齐薄弱环节。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也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我国学前教育依然是国民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投入保障、师资队伍建设、科学保教、规范监管等方面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制约学前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不仅是公办幼儿园,民办幼儿园也可享受“同等”减免水平。此次印发的意见明确学前一年免保育教育费相关政策,将从今年秋季开始实施。这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也有助于降低相关家庭的学前教育支出,减轻家庭育儿成本,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幼有所育、幼有优育的需求。
加强监督管理,强化政策落实。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做好资金保障工作尤为关键。该意见明确,对因免保育教育费导致幼儿园收入减少的部分,由财政部门综合考虑免保育教育费在园儿童人数、所在地保育教育费生均实际收费水平等情况补助幼儿园。意见还要求地方各级财政、教育部门要加强日常监控,强化资金保障和使用管理,及时足额拨付资金,“这有助于推动政策更好落地”。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大举措,落实好政策,突出学前儿童的主体地位,以维护学前儿童权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增强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的获得感和满意度。(秦平)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更新时间:2025-08-2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