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足有救了?新帅上任三把火:拒绝足协塞人,老将出局,小将上位

文|酸奶

编辑|拾言札记

前言

这次国足换帅真的不一样!

邵佳一上任就放出三把火:教练组自主选人、阵容年轻化、战术全面革,从40人考察名单到重启归化球员,从老将告别赛到高位逼抢体系,每一步都透着长远谋划。

这场奔着长期体系去的改革,短期成绩可能不亮眼,可他到底能不能扛住压力,把这条路走顺?

邵佳一改革

国足换帅的话题,这些年大家听得不少,要么是急着找外教救场,要么是临时换本土教练过渡,总少点“稳当”的感觉。

但这次邵佳一上任,从选拔流程到后续计划,处处透着“不一样”,不是走个过场的任命,而是连未来五六年的路子都提前捋顺了,连合同细节、考察名单都想得挺细。

他上任后也没闲着,已经放出话要考察40个候选球员,春节前就能拿出首期29人的集训名单,还打算重启归化,让费南多、李可回来试试,甚至为吴曦、张琳芃、王大雷这些老将安排告别赛,既给新人腾位置,也没让老臣寒心。

这次改革的核心,说白了就是不想再盯着“一场赢没赢”,而是要建一个能长期走下去的体系,以前国足总这样,一场输了,下一场就换阵型、换球员,教练不敢让新人多踢,怕再输了挨骂;赢了一场,又急着在下次比赛里复制,不敢尝试新战术。

现在想学着日韩的路子来,输了球就好好复盘,看看是战术没执行好,还是球员跑位有问题,针对性改,赢了球就琢磨怎么优化,比如进攻端能不能多些配合,防守端怎么少给对手机会,节奏不被外界带跑。

评价标准也变了,不再只看比赛结果,比如训练时,会看球员能不能把教练要求的战术打出来,传球成功率有没有提升,年轻球员是不是每场都有进步,比赛里,哪怕没赢,只要能看到球员跑位更合理了、逼抢更积极了,就算有收获。

计划里也说得明白,要花3到5年时间,让球队从“被动应对比赛”变成“主动推进体系”,比如选球员不再只看当下状态,还要看能不能适应未来的战术,训练内容也跟战术体系挂钩,不是瞎练。

三把火

具体要怎么改,邵佳一上来就烧了三把“实在火”,第一把火就是教练组自己说了算,不让外面随便安插人,以前国字号教练组里,总有些挂着“顾问”名头的人,训练时不干活,开会时瞎提意见,主帅定好的方案,转脸就有人把消息传出去。

这次他直接把青岛西海岸的老班底带过来了,杨智专门管门将,每天加练扑救反应、脚下传球,因为杨智自己就是前国门,知道门将最该练什么,刘健负责球员沟通,他刚退役没几年,清楚现在中超球员的想法,能帮着教练组和球员搭起话。

第二把火是调整阵容年龄,30岁以上的球员不再是首选,但也不是“一刀切”。

比如武磊,经验还在,跑位意识也比年轻球员好,就调整他的角色,可能从首发前锋变成替补,关键时刻上去冲一冲、给新人传传球;张稀哲中场节拍稳,就让他在训练里带年轻中场,教他们怎么观察场上局势。

年轻球员里,谢文能是重点考察的,他这赛季在中超出场28次,进了4个球还送了8个助攻,跑动距离每场都能上10公里,传球成功率也有85%以上,这种又能跑又会传的球员,正好符合新战术的需求。

还有22岁的李昊,在西海岸当主力门将时,多次扑出点球,反应快、指挥防线也有章法,这次也进了考察名单。

第三把火是改战术,不再用以前的老阵型,要推“4-4-2防守、2-3-2-3进攻”的高位逼抢。

简单说,防守的时候,两个边后卫往后收,跟中后卫一起守住禁区,中场四个人形成屏障,不让对手轻易突进来,进攻的时候,边锋和边后卫一起往前压,中路再留两个进攻球员,这样前场能有更多人参与配合,不像以前总依赖一两个球员单干。

教练组的配置也挺讲究,中外结合,各干各的强项,外籍教练里,莱纳·毛雷尔是邵佳一在慕尼黑1860踢球时的恩师,俩人早就熟,毛雷尔最擅长搞攻防组织,还懂视频分析。

每场比赛后,他都会把球员的跑位、传球失误的镜头剪出来,跟球员一起看,指出哪里没跑对、哪里传球时机不对,西班牙籍的特尔莫·德安德烈斯管体能,不是让球员傻跑,而是结合足球场景练。

比如练折返跑时,会要求球员跑完马上接传球,模拟比赛里的真实情况;还有个西班牙技术分析师弗莱迪·马丁,专门研究对手的战术,比如下次要踢韩国队,他就会把韩国队最近几场的防守弱点找出来,给教练组当参考。

本土教练这边,除了杨智、刘健,还有几个从青训体系出来的教练,专门负责观察U23梯队的球员,怕漏了好苗子。

面临多重挑战

不过改革也不是顺风顺水,最头疼的就是时间不够用,11月的国际比赛日已经过了,下一个窗口期要等到2026年3月,可中间这几个月根本闲不下来,12月有U22国足的集训和比赛,不少年轻球员要跟着U22练,没法来国足。

还有亚冠联赛,俱乐部的核心球员要打比赛,足协也不能硬把人调过来,到了2026年2月,又赶上春节,球员得休息,而且中超2月底就要开赛,俱乐部还要备战联赛,也舍不得放球员长时间集训。

现在足协正跟俱乐部协商,想在2026年1月中下旬找个地方,让国足搞两周冬训,哪怕时间短点,也能先把战术思路跟球员讲透。

除了时间,邵佳一还要应对不少非技术层面的事儿,现在邵佳一拒绝安插助教,虽然划清了边界,但也有人不认可,后续能不能顶住压力还不好说。

好在这次足协挺给力,真的做到了“少插手”,以前选球员,教练选好名单,还得足协层层审批,现在只要邵佳一能说出选人的理由,名单就能过。

以前教练每周要写好几份报告,又是训练总结又是比赛分析,现在改成每月交一次,省出时间多琢磨训练,遇到协调俱乐部、U22梯队的事儿,足协也主动出面,不用教练组自己跑。

最近还在帮着找外籍战术顾问,日本前主帅济科已经进入考察名单,济科带日本队时,帮着建立了技术流的打法,要是能请来,能给邵佳一不少参考。

外界的氛围也比以前好,社交平台上没那么多急着要成绩的声音,反而不少人说“给邵佳一3年时间,别盯着一场输赢”“年轻人成长需要过程,慢慢来”。

这种包容的氛围,对教练和球员都挺重要,而且邵佳一自己的经历也让人容易接受,他从国足球员退役后,先做管理,再去俱乐部当教练,一步一步走过来,上任时又提“要有耐心等年轻人成长”,思路一直没变,也让人愿意相信他能坚持下去。

结语

其实这次改革,没想着马上就能赢多少比赛,而是先把路子理顺,教练组能按自己的想法选人、练战术,球员能有稳定的成长空间,足协少干预、多支持。

短期来看,可能会有输球的时候,成绩也不一定亮眼,但只要按这个节奏走,3年能看到球员的进步,5年或许能看到球队的变化。

毕竟国足这么多年的问题,不是换个教练、换批球员就能解决的,得一步一步来,先把体系建起来,再慢慢打磨细节,这样以后才不用总在“换帅-输球-再换帅”的循环里打转。

来源:光明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3

标签:体育   上位   老将   小将   足协   球员   战术   教练   俱乐部   体系   名单   韩国队   年轻   路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