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博弈,接下来投资理财如何应对

开篇提下,我们半年视频中提到的,在十五五纲要草案出台后,进行一次直播,预计下周二(11月4日)晚。

上周,中美会谈前,建国在网上宣称G2会谈,中美博弈也进入了新的阶段。

这对后续投资理财,是否也会有对应的调整?


01

开篇照例说故事,周末照例是老南看鸟的时间,前阵子因为出差,错过了南京的猛禽秋迁的爆发,周六一大早去赶个秋迁尾声。

开车半小时到南京猛禽观测点,爬山10分钟,预计只有2小时时间,11点就要撤退去接补课的娃。

结果运气不错,偶遇一只饿坏了的红脚隼妹妹,边飞边吃,还空中翻滚,太漂亮了。

2小时的时间,几乎都在等待,红脚隼飞来几次,一共也就1、2分钟的拍摄窗口。

拍照和投资差不多,从来都是90%+的时间在耐心的等待,等待低价买入的机会,等待高价卖出的机会。


02

说到G2,10月30日,建国在社交媒体发文,称“G2即将召开”,将中美元首釜山会晤称为“G2会议”,引发国际社会关注。

虽然建国从来都是张口即来、转身即忘,但我们还是要了解清楚G2的历史背景,才好评判这次G2的提出逻辑。

G2历史上并非第一次提出,上一次引起国际关注,是在08年次贷危机期间,由时任美国总统,来自民主党奥巴马提出。

那时提出的背景,是美国非常难熬的时候,奥巴马提出G2,颇有给中国戴高帽,让中国对全球危机的化解,负点责任多出钱的意思。

但当时中国非常清醒,态度也非常坚决,不接受G2的提法。

并多次提出:“始终保持清醒”、“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与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结盟”、“世界上的事情应该由各国共同决定,不能由一两个国家说了算”。

这事后来也就不了了之了,直到今年10月,再次被建国提出。而这一次,中国的态度依然和08年高度一致。

所以发现没,高层对G2的提法,看的很透彻,属于你说你的,我做我的。


03

但建国在08年后,又一次提出G2,尤其是中美贸易战的关键时刻,恰恰说明中美贸易战,中国已从防守阶段,进入到了相持阶段。

18年3月,建国上一任,正式对华猛加关税以来已7年,但中国的商品出口金额,占全球商品出口金额占比,不断攀升:

数据来源:wind、WTO、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而且半导体、Ai、创新药、军工、新能源等,都在不断突破,说白了,如同7年抗战,这7年中国一分钟都没懈怠,一直在努力缩小中美科技差距。

直到这次,打出了稀土牌,直接将军。

然后,再给你看个笑话:

2010年,美国国会通过《稀土与关键材料复兴法案》,要求重建稀土开采、分离到磁体生产的全产业链,解决97%稀土依赖中国的战略风险。


04

在过去的几年,国内也面临着三大风险,即相关会议文件中多次提到的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

但最新的会议文件,这三大风险仅剩地方债务了。

所以随着中美博弈到了新阶段,对资产配置而言,短期影响有限,但长期影响要提前准备。

一方面,中美博弈是数十年长尺度的博弈,即便到了相持阶段,也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对此还是要有耐心。

毕竟要实事求是的接受,我们科技在不少方向,还是存在一定的代差。这也是政府会议文件中,反复提及的努力方向。

随着相关领域的全面突破,我们才有可能迎来全面的反攻。

另一方面,美元资产的配置,还是要控制下比例。

国内过去多年,很多人还是迷信美元资产,无论是境外保险,还是直接配置美股,从过去10年的尺度看倒也是正确的。

但这轮黄金的疯狂上涨,已经预示美债的失控,已经让全世界央行担忧美元信用问题。甚至上周美元降息后,10Y美债还涨了点。

我前阵子就在“16号内参”里提醒过,人民币银行结售汇差额,已经连续5个月净流入,尤其9月份,创了21年1月以来的单月新高,说明有大量外币兑换成了人民币。

我之前一直提醒,前两年网上一堆说人民币要崩的是扯淡,而且今年也主动建议一些客人,减少美元敞口,最近我有客人直接用互换把大量美元间接投入到国内资本市场,毕竟美元的购买力在被高通胀剧烈侵蚀。

历史上看,如果人民币升值,对资本市场也是利好,存在重新定价的机会。

所以如果前几年,境外资产配置比例特别高,甚至超过家庭金融资产50%以上,且也没有移民计划的,还是要谨慎点。


总之,还是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控制好家庭负债,控制好投资组合权益占比。

好日子,都是熬出来,苦出来的,拼出来的。

-END-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4

标签:财经   中美   中国   美元   稀土   巴马   人民币   资产   阶段   会议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