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屎都是宝的虫子!一天吃约30吨垃圾,产出5吨高蛋白

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文|万象硬核

编辑|万象硬核

«——【·前言·】——»

又脏又臭!

在杭州一个村子里面,一家公司正在有条不紊地运转,但在车间里忙活的可不是员工,而是一堆堆虫子正在“工作”。

彼时它们正在一堆堆果蔬残渣里面找吃的,据老板杨柱理说,这些虫子一天能吃掉30吨厨余垃圾!

杨柱理之前是干外贸工作的,2018年的时候听说了这种虫子,一下子就发现了商机。

于是杨柱理跟家里人商量了一下,最终开始了自己“又脏又臭”的创业生涯。

定下方向之后,杨柱理全国各地跑学习昆虫养殖办法,总算在2024年的时候建成了车间。

很快杨柱理就发现这些虫子简直浑身都是宝,因为它吃掉垃圾之后每天能生下5吨鲜虫,这种虫子本身富含高蛋白,能够直接当成饲料,水里的鱼还有家养的禽畜都特别爱吃。

虫干也是有市场的,一些宠物食品就可以用这个来做。

虫子们产生的粪便经过发酵腐熟后是相当不错的生物肥料,可以卖给一些茶园和果园,说每一个环节都是能变现的。

杨柱理算了一下,从他开始搞车间,厂房投入使用,目前销售额已经超过了500万元了。

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虫子如此值钱呢?

«——【·浑身是宝的虫子·】——»

这种虫子就是黑水虻幼虫,它的体型较为粗壮,呈长筒形,身体颜色会随着生长阶段发生变化。

刚孵化出来的幼虫体型极小,长度仅约1毫米,颜色呈乳白色,如同细小的线头,不仔细观察很难发现。

此时的幼虫身体柔软,几乎透明,能够清晰地看到体内的消化器官在微微蠕动。

随着不断生长,幼虫的颜色逐渐加深,从乳白色变为淡黄色,这个阶段的幼虫长度可达5-8毫米,身体开始变得饱满起来。

体表虽然依旧光滑,但可以隐约看到一些细微的纹路。

再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幼虫颜色变为棕褐色,长度能达到10-15毫米,身体的体节更加明显,每一节的体环清晰可见。

成熟的幼虫身体则呈现出黑褐色,长度通常在18-20毫米左右,部分个体甚至能达到25毫米。

它的体表光滑,没有明显的刚毛,用手触摸会感觉到一种坚韧的质感。

幼虫的头部较小,隐藏在第一体节内,不仔细观察几乎难以察觉。

口器为咀嚼式,由上颚、下颚等部分组成,非常适合啃食各种有机物,即使是质地较硬的食物残渣,也能被它们轻松嚼碎。​

身体由11节组成,每一节都有明显的体环,这使得它们在行动时身体能灵活地伸缩蠕动。

当幼虫受到外界刺激时,会迅速蜷缩成一团,以保护自己免受伤害。

在幼虫的尾部,有一个小小的尾突,这是它们的一个显著特征,有助于它们在环境中固定身体和移动。​

黑水虻幼虫是典型的腐食性昆虫,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尤其喜欢栖息在富含腐殖质的环境中,比如餐厨垃圾堆、动物粪便堆、腐烂的植物秸秆堆等。

它们对食物的种类并不挑剔,只要是含有有机物的废弃物,几乎都愿意试试。​

它们的食量极大,生长速度惊人,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从幼虫到成虫,短短7天内体重就能增长4000倍,而且它居然能吃掉比自己重20万倍的厨余垃圾。

有研究表明,一只黑水虻幼虫在生长期间,平均每天的食量是其自身重量的数倍。

它们的进食方式也很有特点,通常是群体活动,一大群幼虫聚集在食物堆中,不断地啃食、吞咽,将食物一点点消耗掉。​

黑水虻幼虫不太喜欢明显的光亮,通常在阴暗的环境中活动和取食,当受到光照刺激时,会迅速爬向阴暗的地方。

在人工养殖时,也需要为它们提供阴暗的环境,以提高其生长效率。

此外,黑水虻幼虫的抗逆性也很强,在食物短缺或环境不适宜的情况下,它们会进入休眠状态,降低新陈代谢的速度,等待适宜的条件出现后再继续生长发育。

幼虫的生长过程中会经历多次蜕皮,每一次蜕皮都意味着它们进入了一个新的生长阶段。

蜕皮时,幼虫会先停止进食,然后从头部开始逐渐褪去旧的表皮,露出新的表皮。

新的表皮在空气中会迅速硬化,以保护幼虫的身体。

一般来说,黑水虻幼虫在生长期间会蜕皮5-6次,每次蜕皮后,它们的体型都会有明显的增长。​

在我国,黑水虻的分布十分广泛,从南方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到北方的温带地区,都能发现它们的踪迹。

尤其是在一些垃圾处理场、养殖场附近,由于存在丰富的食物来源,黑水虻的数量相对较多。

在城市的餐厨垃圾集中处理点,也常常能发现它们的身影。

此外,在一些农村地区的厕所、粪堆附近,黑水虻也较为常见。​

黑水虻幼虫的作用可谓十分广泛,既在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又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

在环境保护方面,黑水虻幼虫是出色的“垃圾处理工”。

在经济价值方面,黑水虻幼虫富含蛋白质、脂肪、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做成动物饲料一点问题也没有。

所以黑水虻养殖作为一项新兴的环保产业,能够对有机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杨柱理的成功创业案例,为更多人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相信在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黑水虻养殖事业,推动这一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

光明网《变废为宝》2023-7-6

浙江在线《日吞垃圾30吨 吐出5吨“高蛋白”》2025-5-17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3

标签:财经   虫子   高蛋白   垃圾   幼虫   黑水   生长   身体   环境   食物   表皮   长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