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全球地缘政治局势急剧升温,俄乌前线与中欧金融对抗成为舆论焦点。根据联合国最新发布的《全球安全动态报告2025》,乌克兰东部冲突已造成超过14万平民流离失所,经济损失突破800亿美元。
与此同时,国际金融机构数据显示,上半年欧盟对俄贸易锐减34%,而中俄间能源与金融合作逆势上扬。正是在这样一个充满变数的节点,普京启程前往阿拉斯加参加美俄高峰会谈前,迎来两则重磅好消息,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俄乌冲突自2022年爆发以来,战线多次拉锯,却始终未现决定性突破。8月14日,乌克兰国防部与欧洲主流媒体共同确认,位于顿巴斯核心地带的红军城防线被俄军强势突破,推进纵深至少15公里。红军城不仅仅是一座普通城市,更是乌东防线的后勤枢纽,掌控其命脉意味着对整个乌东局势的战略重塑。
英美智库普遍认为,红军城的失守将导致克拉马托尔斯克与斯拉维扬斯克两大重镇陷入俄军包围圈,顿巴斯地区的控制权天平已明显倾斜。乌军一线士兵撤退速度加快,西方军事援助补给线面临中断风险。美国兰德公司在最新分析中直言,俄军以红军城为跳板,已具备向基辅西进的战略纵深,对乌克兰首都及波兰边境形成直接威慑。
泽连斯基在8月14日清晨的紧急全国讲话中承认,乌军在乌东方向遭遇严重挫折,多条防线被俄军“无情撕开”。他警告国际社会,乌克兰“正面临自战争爆发以来最严峻的战略挑战”。与此同时,俄方官方媒体迅速渲染胜利气氛,将红军城之役与二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相提并论,极力塑造俄军不可战胜的形象。
8月13日,中国商务部宣布将欧盟两家立陶宛银行纳入反制清单,直接封堵其在中国境内的全部金融业务。这一举动被全球金融市场视为中国对欧盟制裁压力的强硬回应。回顾7月欧盟以“涉俄”为由制裁两家中国商业银行后,中方此番反制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对欧盟多轮制裁升级的系统性回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数据显示,欧盟对中俄相关企业的金融制裁已累计波及超过200家实体,涵盖能源、交通与金融核心领域。中国此次“点名”立陶宛银行,被外界解读为向欧盟释放警告信号:若继续针对中国企业施压,中方反制力度将持续加码。
欧洲议会金融事务委员会多位专家表示,中国对欧金融反击,表面上针对小型立陶宛银行,实则“杀鸡儆猴”,意在震慑整个欧盟金融业。
伦敦金融城最新报告显示,消息公布后,欧洲多家银行股价短线跳水,欧元兑人民币汇率创下半年新低。中国商务部在声明中强调,欧盟若执意推进第19轮对俄制裁,未来中方反制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距离全球高度关注的“阿拉斯加双普会”仅剩数日。特朗普重返白宫后首次与普京线下会晤,对俄乌危机的政治解决进程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美方高层透露,特朗普政府希望借助此次会谈,为2026年美国中期选举营造积极国际形象,同时试图推动俄乌停火,为国内民意降温。
普京团队则将此次会谈视为战场与外交双线突破的关键节点。红军城告捷与中方金融反击,极大增强了俄方在谈判桌上的底气。俄外交部多次重申,俄乌问题的根本解决有赖于大国对话,而非欧盟与乌克兰的单边诉求。此番美俄会谈,乌克兰与欧盟均未获邀,被迫沦为“局外人”,仅能通过媒体表达关切。
全球多家主流媒体预测,阿拉斯加会谈虽有望促成短期停火,但难以对症下药解决俄乌深层矛盾。特朗普团队更在意美俄关系的长期稳定,而乌克兰利益或再次被边缘化。欧盟领导层则担忧,美俄私下达成妥协会削弱自身在欧亚地缘版图中的影响力。
俄乌冲突进入深水区后,乌克兰政府多次尝试突破外交孤立局面。8月12日,乌克兰通讯社记者在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公开发问,期待中方在即将到来的美俄会谈中发挥调解作用。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回应:“乐见美俄保持接触,推动乌克兰危机政治解决进程,期待各方广泛参与。”
中方立场一贯强调,乌克兰危机缘由复杂,简单谈判难以根治症结。三年来,中国始终以中立、公正、推动对话为基本原则,既不站队,也不做局外人。林剑的表述被多家国际媒体解读为:中方对美俄直接对话持开放态度,但不会被动卷入任何阵营。
值得注意的是,乌克兰在过去数年里,为拉拢西方支持,多次发起针对中方的负面舆论。无论是附和美国有关“中国军援俄罗斯”的指控,还是炒作“中国雇佣兵协助俄军”或议员窜访台岛,均对中乌关系造成波动。眼下关键时刻,乌方转而呼吁中方主持公道,显示出其在外交上的现实主义与策略性。
8月,欧盟与美国在俄乌危机应对策略上分歧加剧。欧盟多轮对俄制裁成效不彰,反而导致欧洲能源价格飙升、通胀压力持续。根据欧盟统计局披露,德国、法国等国7月能源进口成本同比上涨21%。与此同时,欧洲主要银行因卷入俄乌冲突金融战,资产缩水,内部风险评级下调。
美国则因大选压力与民众反战情绪高涨,白宫对乌克兰的直接军事援助逐步收缩。美国布鲁金斯学会8月分析报告指出,美政府在俄乌议题上“战略耐心”转向“现实妥协”,美欧同盟出现裂痕。特朗普幕僚更公开表示,乌克兰未来能否获得美方持续支持,将视谈判成果与俄罗斯立场而定。
欧盟与乌克兰的局外人地位日益凸显。泽连斯基多次公开表达对美俄会谈的不满,认为自身利益被边缘化。欧盟领导人则在布鲁塞尔闭门会议上坦言,制裁工具“到了极限”,唯有寻求与中方和解与合作,方能在全球博弈中保留主动权。
参考资料:
环球时报:2025-08-13 14:40:中方出手反制!
更新时间:2025-08-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