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乒从来不缺大动作!2025年7月,全国青联公布新名单,马龙、丁宁、孙颖莎高调“上位”,这不是简单的职务调整,而是国乒为未来铺路的大棋。
这次调整,国乒想把赛场上的硬实力变成管理层的软智慧,马龙、丁宁、孙颖莎仨人,个个都是金光闪闪的招牌,他们的经验得派上新用场。
文案:林凌 编辑:林凌
国乒不只想赢,还要赢得更长远,光靠金牌不够,还得有战略眼光。
说起马龙,职业生涯里,6枚奥运金牌,双圈大满贯,乒乓球史上的活传奇!
从北京到东京,他一直是国乒的定海神针,如今他当上青联副主席,只是把球拍换成了文件而已。
马龙这人,骨子里透着股韧劲,里约奥运前,他肩膀疼得抬不起手,却硬咬牙拿下金牌。
退役后他没闲着,公益、综艺两头跑,就为了把乒乓球推得更火。
现在,他站上管理层,干的还是“守护”的事儿,青联副主席不是光环,是责任。
他得帮国乒规划未来,还得让更多年轻人爱上乒乓球,国乒的根基,离不开这种老将的经验。
国乒的成功从来不是偶然,60年代的容国团,80年代的邓亚萍,每一代都有人站出来,如今,马龙这代人又在用新方式扛大旗,传承,就是这么来的。
我觉得马龙这人从不让人失望,他在赛场上能翻盘,在管理层也能玩出花,国乒的未来,有他在,肯定稳当。
说到国乒的未来,孙颖莎绝对是当仁不让的C位,24岁的她,球台上的“小魔王”,24岁就坐上青联常委的位子,级别可不低!
先说赛场,孙颖莎简直是个BUG,到2025年7月,她拿了19个女单冠军,4个还是三大赛的,硬核到不行。
世界排名第一,连续163周没让人撼动过。
记得成都世乒赛,她一单连拿5分,面对日本队第一局就轰了个11:1,直接把对手打懵了。
反手拧拉、防守侧切,技术全面得像教科书,谁能想到,几年前她还被削球手虐得头疼?
这进步,靠的是拼命,教练说,她每天多练40分钟反手,练到胳膊抬不起还咬牙上,这样的狠劲,难怪她24岁就成了国乒的顶梁柱。
可孙颖莎不光球打得好,场外也够硬核,19岁登上国庆花车,23岁在亚运会宣誓,24岁拿五四奖章,现在还当上青联常委,级别比普通委员高一大截!
她还接了不少品牌代言,公益活动也没落下,赛场内外,她都是国乒的“门面”。
孙颖莎自己也说了,当上常委,责任更大,使命更重,她得全力备战2028洛杉矶奥运,还要带队冲金牌。
孙颖莎在前面冲,国乒后方还得有人稳住阵脚,丁宁就是这个“稳压器”,从奥运冠军到青联常委,她没摆架子,反而扎进基层,干起了接地气的事儿。
她的路子,跟孙颖莎的耀眼完全不同,但一样不可或缺。
说起丁宁,伦敦奥运那场跟李晓霞的对拉,七局下来脸不红气不喘,硬是把冠军咬下来,如今她退役了,却没闲着,跑去北大啃书本,学起了体育产业管理。
丁宁想弄明白,运动员退役后咋找到新赛道,她在北大边学边干,还当上了讲师,教年轻人怎么把体育精神用到生活中。
可她最牛的地方,还在基层,丁宁当上青联常委后,没端着架子,而是跑去体校,跟七八岁的小孩比颠球,笑得比谁都开心。
她跟教练聊器材,帮队员解心结,硬是把管理层的“大道理”变成了实打实的帮助。
丁宁这人知道小队员最怕啥,也清楚基层教练缺啥,她的调研,不是走过场,而是真心想让国乒的根更牢。
可这次有人升官,也同样有人需要沉淀,王楚钦就是那个“差一点”的年轻人。
23岁的他,没能挤进这次青联名单,粉丝急得直喊冤,可这小伙子的故事,远没到结尾,反而让人更期待他的下一场翻盘!
王楚钦的天赋其实挺不错的,左手横拍是强项,正手爆冲像炮弹,反手快撕快得像闪电。
2025世锦赛,他拿下男单冠军,世界排名稳坐第二,跟孙颖莎搭混双,俩人一个眼神就能打出神仙配合。
可为啥没升职?巴黎奥运单打,他明明领先,却被对手翻盘,蹲在地上捂脸那一幕,粉丝看了都心疼,这关键时刻的“掉链子”,让管理层有点犹豫。
我看王楚钦这年纪,摔跟头是好事。23岁,啥都来得及,马龙24岁还在跟王皓较劲,张继科25岁才拿大满贯,谁年轻时没翻过车?
王楚钦的潜力,国乒看在眼里。他跟孙颖莎的混双,去年世乒赛最后一分打得全场起立鼓掌,那股野劲,假以时日,指定能磨成韧劲。
这次没上名单,不代表没机会,乒从不亏待有心人,王楚钦现在憋着股气,天天在训练馆泡着,汗水没白流,未来指定有他的位置。
信息来源:
更新时间:2025-07-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