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7 月 5 日晚的 “奶茶狂欢”:平台崩了,冰箱满了
7 月 5 日晚上 8 点,我刷朋友圈刷到离谱的一幕:有人晒出满冰箱的奶茶,配文 “谢谢美团,今晚喝到天亮”;紧接着刷到另一条,沪上阿姨店员发的后厨视频 —— 操作台堆着 300 多个待做的杯子,员工蹲在地上哭,配文 “做不完,真的做不完”。
打开美团 APP,果然崩了。页面卡成 PPT,下单按钮点不动,客服自动回复:“当前单量超历史峰值,已触发限流保护。” 切换到淘宝闪购,“满 18 减 18” 的红包弹窗跳个不停,点进去发现,蜜雪冰城的柠檬水 0.1 元,古茗的杨枝甘露 3.9 元,比超市矿泉水还便宜。
这场由阿里、美团掀起的外卖大战,让整个周末变成了 “饮品狂欢节”。美团创下单日 1.2 亿单的纪录,淘宝闪购两天订单破 8000 万,京东外卖也趁机放出 “满 25 减 24” 的券 —— 三家平台像撒钱一样,两天烧掉的补贴够买 100 万杯奶茶。
二、骑手的 “甜蜜暴击”:1 天赚 1700 元,却卡在奶茶店门口
北京骑手严师傅的手机还在疯狂响单。7 月 5 日他从早上 9 点跑到凌晨 2 点,共送了 127 单,收入 1700 元。“平时一单挣 6 块,那天平台补贴到 15 块,百十米的单子都给 12 块。” 他给我看后台截图,其中一单从奶茶店到写字楼,距离 800 米,到手 23 元,“比跑长途还赚”。
但钱没那么好赚。严师傅说,最崩溃的是在奶茶店等单。济南世茂广场的沪上阿姨店外,骑手排了 30 多米的队,取餐号排到 486 号。“我 10 点下单取餐,等到 11 点半才拿到,中间 5 单全超时了。” 有骑手晒出和商家的聊天记录:“你家 100 号啥时候好?我电动车快没电了!”
更绝的是半夜的订单。上海骑手卢叔说,凌晨 2 点还接到奶茶单,顾客备注 “冰多加点,熬夜改方案”。他算了笔账:这波补贴让骑手时薪超 100 元,不少人每天干 12 小时,“连平时下午歇班的大叔,都骑着车到处抢单”。
三、奶茶店的 “爆单魔咒”:卖 3000 单,赚不到 3000 块
沪上阿姨世茂店的小张,现在看到 “0 元喝奶茶” 就头疼。7 月 5 日那天,他们 4 个人做了近 3000 杯,光美式咖啡就出了 500 多杯,营业额看着有 1 万多,算完账却傻了眼。
“平台说‘0 元喝’,但商家要承担一半成本。” 小张翻出后台记录:一杯美式咖啡成本 3 元,平台补贴 1.5 元,商家得贴 1.5 元,卖 500 杯就亏 750 元。加上其他订单的折扣,3000 单下来,净利润不到 3000 块,“还不如平时卖 1000 单挣得多”。
蜜雪冰城的老板更直接。北京朝阳区一家门店直接下线了冰鲜柠檬水:“平时卖 1 杯赚 1 块,补贴后卖 1 杯赚 2 毛,一天 1000 多单,累到直不起腰,图啥?” 有商家吐槽,平台搞活动前根本不打招呼,系统自动接单,做不出来还不能拒单,“等于被绑架着赔钱赚吆喝”。
四、平台混战的真相:烧 500 亿抢的,是未来 10 年的话语权
这场大战,表面是 “撒钱抢用户”,实则是即时零售的 “生死竞速”。商务部数据显示,2023 年即时零售市场规模 6500 亿,2030 年将飙到 2 万亿 —— 这块肥肉,谁都想咬一口。
(1)美团:守不住的 “老大” 宝座
美团做了 10 年外卖,从日单 100 万做到 1.2 亿,但这次慌了。淘宝闪购两个月就冲到 8000 万单,京东外卖靠 “秒送仓”(前置仓 + 自营配送)日单 2500 万,都在啃美团的地盘。王兴说 “要不惜一切代价”,其实是怕失去即时零售的主导权。
(2)阿里:500 亿砸向 “生态融合”
淘宝闪购的狠招,是把外卖和淘宝生态绑在一起。你在淘宝买衣服,能领到奶茶券;在饿了么点外卖,能兑换淘宝积分。这种 “购物 + 吃饭” 的联动,让它两个月就圈了 2 亿日活用户 —— 这正是美团最缺的 “电商基因”。
(3)京东:用 “秒送仓” 玩差异化
京东的 “秒送仓” 藏着小心思:在小区附近建前置仓,奶茶、生鲜、日用品都往里塞,骑手从仓里取货,30 分钟就能送到。北京用户小李说:“凌晨 1 点下单的可乐,15 分钟就到了,比下楼买还快。” 这种 “自营 + 快送” 模式,避开了和美团、阿里拼补贴,专打 “效率牌”。
五、总结
短期狂欢背后的代价:平台烧钱换订单,骑手赚快钱但累垮,商家爆单却利润缩水,这场 “三输” 的游戏难持续;
竞争本质是 “生态战”:美团靠线下商家,阿里靠电商流量,京东靠自营供应链,谁能把外卖融进自己的生态,谁就能笑到最后;
普通人的机会与坑:
消费者:趁补贴囤刚需(比如保质期长的咖啡、面包),别贪多买易坏的奶茶;
骑手:别为短期高收入透支身体,平台补贴退潮后单价会回落;
商家:别盲目接低价单,算清成本再参与活动,避免 “累死不赚钱”。
六、最后结束
作为一个爱喝奶茶的上班族,我也薅了这波羊毛 —— 买了 4 杯古茗花了 15 块。但看到沪上阿姨店员蹲在地上哭的视频,突然觉得有点扎心。
这场大战就像一场烟花:平台烧钱放烟花,我们仰头看个热闹,骑手和商家却在烟火下忙活。等烟花谢了,平台要赚钱,商家要涨价,骑手要面对回落的单价,最终还是消费者买单。
最后问一句:你薅到这波外卖羊毛了吗?买的啥?评论区聊聊。
免责声明
以上观点来自相关机构,不代表本人的观点,不对观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做任何保证。
更新时间:2025-07-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