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的生育数据一公布,南北差距可谓是十分刺眼。
广东一年出生 113.3 万人,占全国 11.8%,连续 7 年稳坐第一,出生率 8.89‰远超全国平均的 6.77‰。
可东北三省却在垫底:黑龙江出生率仅 2.92‰,每 342 人才有 1 个新生儿,吉林、辽宁也包揽倒数前四,三省出生人口加起来才 38 万,还不到广东的三分之一。
一边是广东的 “生娃热”,一边是东北的 “不愿生”,生育差距为何会这么大?东北又为啥没了生育动力?

广东为啥生娃的人多?说白了就是能 “拉来人” 还能 “留住人”。作为全国最能 “吸粉” 的省份,2024 年广东多了 74 万常住居民,相当于凭空多出来一座中等县城的人口。
而这些新面孔里超过六成都是 20 到 35 岁的年轻人,正是谈婚论嫁、准备生娃的黄金年纪,折算下来每年净增 50 万潜在的 “宝爸宝妈”。

再看全省 1.27 亿常住人口,光是从外地来广东打拼的就超过 3000 万,这些离乡背井的年轻人撑起了生育 “半边天”。
就拿东莞和深圳来说,2024 年东莞新出生的宝宝里,72% 都挂着外省户口;深圳更夸张,每 100 个新生儿里就有 65 个爸妈是外地人。

那为什么广东能把这些年轻人留住呢?靠的是“安家礼包”。像佛山这样的制造业大市,只要你有大专学历,落户手续十分简单。
东莞更贴心,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每月能领 500 元租房补贴,这对想在大城市站稳脚跟的情侣来说,可太有吸引力了。毕竟安了家,才有底气考虑生娃的事情。

除了帮年轻人 “安身”,广东还在帮大家 “安心” 生娃养娃。每个孩子每年都可以领到3600 元的补贴,手续申请起来特别方便,83%的家庭都能顺利拿到钱。
这还不算完,假如生了二胎,每月能领 200 元 “奶粉钱”,生三孩直接涨到 300 元;珠海直接甩出 “王炸”,生三孩的家庭买房能拿到 8 万元补贴。
就连村里也跟着 “放大招”,广州番禺的下沙社区宣布,生三孩一次性给 3 万元奖励。

其实,最让双职工家庭拍手叫好的,是广东的托育服务。按照规划,2025 年全省要新开 4200 个社区托育点,保证每 100 个托位里有 65 个都是 “亲民价”。
在广州天河区,不管住哪儿,走路 15 分钟准能找到一家靠谱的托育机构。

企业也没闲着,东莞的电子厂里,直接在车间旁边建了托育中心,职工早上上班顺路把孩子送过去,下班再接回家,一个月才花 500 块钱,比请保姆便宜一大半。
而且广东对职场妈妈的保障特别到位,女员工能申请灵活上班,一边照顾孩子一边赚钱,真正让 “生得起、养得好” 不再是一句空话。

和广东比起来,如今的东北正深陷在人口流失的“恶性循环怪圈”。
作为曾经辉煌的老工业基地,这里的重工业转型就像老牛拉破车,迟迟跟不上时代节奏,而新兴产业又像断了线的风筝,迟迟接不上趟,导致工作机会少得可怜。

年轻人为了讨生活,只能无奈选择离开,用实际行动 “投票” 寻找出路。2024 年,东北三省加起来的 GDP 总量,在全国占比只有 5.4%。
黑龙江私营单位员工一年到头,平均工资也就刚过 4.8 万元,而广东那边城镇居民平均每年能多挣近 3 万元。这种巨大的收入差距,直接导致大量人才外流。

就拿吉林大学来说,2024 届毕业生里,愿意留在东北工作的人还不到四分之一,沈阳、长春的高校毕业生留在本地工作的,连四成的门槛都没跨过。
年轻人都走了,结婚的人自然越来越少,辽宁的结婚率跌到了全国最低,仅为 5.1‰,没有婚姻,生孩子更是无从谈起。
东北的年轻人就算想生孩子,也会被现实压力压得喘不过气。

虽说东北的房价没有一线城市那么贵,但工资也低得让人无奈。刚毕业的大学生,一个月工资也就 3000 - 4000 元,想要买一套 80 平米的房子,得省吃俭用攒上十几年。
养孩子的成本更是让人望而却步,公立的托育机构很少,私立的收费又高得离谱,双职工家庭每天都在为 “谁来带孩子” 发愁,连生二胎的想法都只能藏在心里。
更糟糕的是,东北老龄化问题严重,65 岁以上的老人占比超过 20%,辽宁更是高达 21.06%。

黑龙江在 2024 年,养老金缺口达到 649.4 亿元,每 1.5 个在职年轻人就要养活 1 个退休老人,远远高于全国 2.8 个年轻人养 1 个老人的平均水平。
一边是还不完的房贷,一边是要赡养的老人,再加上自己的日常开销,东北的年轻人实在没有精力和财力再去养育孩子了。

所以从根源来说,东北要想破解生育困境,还是要想办法让年轻人愿意留、敢生娃、养得起家。
东北可以重点发展冰雪经济、新能源。比如黑龙江打通冰雪旅游、运动、装备制造全链条,辽宁利用气候优势开发寒地新产业。产业好了,收入高、工作稳,年轻人自然愿意留下。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减轻生娃养娃负担。一方面学广东发真金白银的育儿补贴,延长产假陪产假并监督私企落实;另一方面完善托育服务,社区多建托育点,鼓励企业办托育中心。
此外,还要解决养老难题。东北老龄化重,年轻人怕养娃又养老压力大。要加大养老金投入、发展商业保险,补上养老缺口。
把这些问题解决好,东北才能走出生育困境。

信息来源:


更新时间:2025-11-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