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球的目光都聚焦在中美之间的一系列动态上,这不,前脚中美关税问题刚迎来了一个看似不错的结局,本以为这是个缓和的信号,可谁能想到,几个小时之后,美国那边就又有新动作了。
美国商务部在5月14日,向全世界发出了一则让人震惊的警告:任何国家使用华为的AI芯片,都会违反美国出口管制,面临美国的制裁。
这消息一出来,瞬间就在科技圈里炸开了锅,大家都在想,这美国到底唱的是哪出啊?中美关税这边刚有点缓和的迹象,怎么转头就在AI芯片领域对华为下黑手呢?
说起这事儿,还得从AI领域的重要性和华为AI芯片的发展讲起。
如今这个时代,AI那可是被公认为未来科技的第一生产力,谁在AI领域占据优势,谁就有可能在未来的科技竞争中脱颖而出。
美国呢,作为长期以来的科技强国,在AI领域的发展确实一直走在前面。
像英伟达推出的H100AI芯片,性能、算力强得惊人,在AI领域的布局那叫一个早,其他国家在这方面和美国比起来,确实有不小的差距。
可中国,向来就不是轻易会被困难吓倒的,华为早在2018年就开始布局AI领域了,到了2019年8月23日,华为正式公布了AI芯片昇腾910,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如今的昇腾910C综合性能已经相当接近H100了。
昇腾910C采用多构架设计,虽然单芯片性能和H100比还有一定差距,大概是其性能的60%左右,但是在多核心的情况下,性能已经和H100非常接近了。
再说我们中国在CPU制程方面那可是奋起直追,进步速度相当快。
前几年,咱们的CPU制作工艺还在28纳米级别,在美国严防死守的情况下,仅仅用了3年时间,就直接做到了7纳米级,华为更是率先把7纳米芯片用在了自家手机上,让美国的封锁计划成了一场空。
美国一看华为这AI芯片发展势头这么猛,心里就开始打鼓了。
要是华为AI芯片再突破4纳米级,那岂不是有可能挑战美国在AI领域的龙头地位,要知道,如今我国已经掌握了全球30%的AI算力,这要是华为再进一步突破,美国可就坐不住了。
所以,在5月14日这天,美国商务部赶紧公布声明,说在世界上任何地方使用华为的AI芯片,都会违反出口管制规定,妄图在AI领域给我们来个“致命一击”,阻止我们前进的步伐。
可美国没想到的是,咱们早就料到他们会来这一手,早就做好了应对准备。
中国在AI领域布局多年,可不是吃素的,就拿稀土管制这事儿来说,这就是咱们应对美国制裁的一个重要手段。
半导体行业那可是离不开稀土,稀土里有好多至关重要的元素,都是半导体需要的材料。
比如说稀土元素中的钕、钴等,这些元素可以优化半导体的导电性能,咱们对美国实施稀土管制,这一下就打到了美国的“七寸”,在原材料方面限制了美国,进一步限制了其产能,也给我们自己的半导体行业争取到了宝贵的发展时间。
美国虽然也有稀土提炼的能力,但是和咱们中国比起来,那可就差远了,很多稀土中的重要元素,他们根本就不具备提炼能力。
现在,咱们已经加大了对稀土的管制力度,明确规定任何从我国进口稀土的国家,如果再出口到美国,没有经过我们同意,那这个国家也会跟着被制裁。
在这样的强力管制下,就连特斯拉老总马斯克都坐不住了,赶紧表示希望能和我们商谈,不然他旗下的机器人发展可能得受阻。
信息来源:
估计用不了多久,会有更多的美国半导体行业企业,因为稀土制裁而乖乖来找我们谈判。
其实,美国对华为AI芯片下黑手,这背后应该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美国需要中国商品,不然到7月可能就会陷入商品供应危机,而中国呢,在南方市场真正可以替代之前,也需要保证供应链的基本安全,这也许就是日内瓦协议的前提。
美国在科技和地缘政治领域率先出招,一边利用自己的霸权,要在全球禁止华为昇腾算力芯片出售。
随后,就在中东沙特与阿联酋签署了万亿美元的算力中心协议,核心供应商就是美企英伟达与特斯拉。
这一系列骚动作,其目的不能在明显了,而咱们中国也毫不示弱,迅速打出了两记重拳。
一方面,中国与拉美地区除美国和加拿大之外所有国家签署了“北京宣言”,哥伦比亚总统更是直接跑到北京宣布加入“一带一路”框架。
巴西和智利那边也是动作不断,两洋铁路、巴西采购歼10C以及智利铜矿开采协议等,这些都是大动作。
这一系列操作下来,意味着被美国视为后院的拉丁美洲已经被中国成功突破。
另一方面,5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与中国人民银行发出通知,关于加快科技金融体制,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举措。
这个通知释放出了两大重要信号,一是中国将在金融上重点支持以独立自主为前提的科技创新,以后中国科技创新可得“插上翅膀”,发展得更快了。
二是这表明以科技为基础的科技金融将直接与美元金融霸权展开斗争,也就是说,中国不再遮遮掩掩,要直接和美元霸权“掰手腕”了。
再回到美国这次针对华为AI芯片的制裁上,首先是全域覆盖的“使用即违规”条款,只要涉及这些芯片的实际应用,不管你在世界哪个角落,都可能面临最高25万美元或刑期20年的处罚,这规定简直就是“霸王条款”。
其次,还有个模糊化的“潜在后果”警告,要求全球企业不能把美国原产AI芯片(像英伟达A100/H100)用于训练中国AI模型,否则可能触发“二级制裁”。
另外,要求美国企业建立“转运风险评估机制”,对涉及中国实体的订单实施额外审查,还得提供“未用于违规用途”的担保文件,这无疑大大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和合规难度。
信息来源:“拜登政府AI出口管制反逼他人找中国买”,特朗普想修改……观察者网2025-04-30
这新规可不仅仅针对华为AI芯片, 直接把管制范围从传统的“出口环节”扩展到了“全球任何场景的使用行为”,这简直就是“无差别打击”,手段相当狠辣。
BIS还特别强调,这次政策不是立法,而是“解释性规则”与“政策声明”的结合体。
虽然没有直接法律效力,但是却建立了一种“有罪推定”的执法逻辑,企业要是没办法证明自己合规,那就可能面临调查。
这种“软法律”手段,既避开了国会立法程序,又能通过增加企业合规成本来达到实际遏制中国科技发展的效果,美国这算盘打得可真精。
政策一出台,24小时内,全球科技产业链就出现了连锁反应,德国汽车巨头大众宣布暂停与华为合作的自动驾驶芯片测试项目,印度AI初创公司Tractable也被迫停用昇腾服务器,就连美国本土企业如OpenAI都收到BIS“自愿合规”提醒。
荷兰ASML公司首席法务官在财报会议上也无奈地说:“这种无边界的管制正在摧毁半导体行业的全球化协作基础。”
面对美国的极限施压,咱们中国可不会坐以待毙,中国商务部迅速启动“不可靠实体清单”预评估程序,这就暗示着要对美光、应用材料等企业实施对等反制措施。
信息来源:美媒:美国研究公司称,英伟达芯片出口禁令难遏中国AI发展环球网2025-04-24
在区域规则博弈方面,我们在RCEP框架下推动“数字供应链安全认证”,建立不依赖美国技术的AI芯片流通体系,东盟六国已经同意试点“昇腾芯片白名单”机制。
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美国这种技术封锁的行为,其实是一种短视行为。
就像比尔・盖茨说的,封锁反而会加速中国芯片制造的突破,欧盟“数字主权基金”已经将昇腾芯片列入合规采购名单,德国莱布尼茨超算中心主任也指出:“地缘政治风险要求我们不能依赖单一供应链。”
信息来源:美对华芯片出口限制新消息!英伟达:已通知中国客户!证券时报2025-05-10
当昇腾910C支撑的政务云将智能客服效率提升3倍,当昇腾驱动的数智员工降低制造业维护成本20%,事实就摆在眼前,技术封锁的藩篱正在被一点点打破。
从稀土管制到科技金融政策的出台,再到在AI领域多年的布局和应对措施,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应对美国的挑战。
接下来,就看美国还能使出什么“招数”,而中国又将如何见招拆招,在这场科技竞争的大舞台上,书写属于自己的篇章。
更新时间:2025-05-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