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中国男篮将在亚洲区世预赛第一窗口期迎战韩国男篮,赛前的技术会上,双方确认了参赛名单。中国男篮12人阵容正式公布:高诗岩、曾凡博、胡明轩、廖三宁、程帅澎、周琦、胡金秋、王岚嵚、朱俊龙、李祥波、雷蒙、张镇麟。最让人意外的是,队长赵睿并未出现在名单中,中国篮协给出的回应是综合考虑集训期间球员的身体健康状况以及训练情况。作为上届亚洲杯的核心后卫,赵睿的缺席真的只是身体原因?浮出水面的首发5人,又能否在主场守住胜利?


赵睿的缺席绝非小事。上届亚洲杯,他打满6场比赛,场均出战23.3分钟,贡献13.5分3.7篮板4.5助攻,投篮命中率42.4%,三分命中率35.5%,罚球命中率更是高达90.9%,助攻数位居全队之首,正负值和效率值也排在全队第二位。尤其是八强对阵韩国队的比赛,他首节就以百分百准星拿下6分,帮助球队建立早期优势,后续的防守和组织更是成为串联全队的关键,助力中国男篮时隔10年再进亚洲杯四强,同时报了上届赛事输给韩国的一箭之仇。这样一位攻防一体的核心后卫缺席,后卫线的攻坚和组织能力无疑会受到影响。

中国男篮的回应看似官方,却暗藏细节。赵睿刚刚带领球队拿下全运会成年男子篮球冠军,整个赛事期间他几乎场场打满,高强度的赛程让身体消耗巨大,夺冠后又马不停蹄加入国家队集训,缺乏足够的休整时间,身体状态未能达到最佳或许是事实。但换个角度看,郭士强的这次取舍,或许藏着更深层的战术考量。上届亚洲杯,球队在一定程度上依赖赵睿的个人能力破局,而此次他缺席,正好能迫使其他球员站出来,激活整体攻防体系,避免过度依赖单一核心的隐患。

这份12人名单与亚洲杯名单高度重合,只有三个位置发生变动。王俊杰、余嘉豪因征战海外联赛无法参赛,小组赛后期就掉出轮换的赵嘉义未能入选,他们的位置被曾凡博、周琦、张镇麟顶替。从实力层面看,这次调整堪称升级。周琦的个人能力和国际比赛经验都优于余嘉豪,他的护框和篮下强攻能极大提升内线硬度;曾凡博和张镇麟的加入,则让锋线的冲击力和外线火力更上一层楼,上届亚洲杯他们缺席时,球队锋线在面对高强度对抗时略显吃力,如今两人回归,正好弥补了这一短板。

最受关注的顶替人选是王岚嵚,这位在联赛中都不算主力的后卫,最终入选而呼声极高的球员意外落选,让不少球迷感到困惑。上赛季他场均只有7.8分2.7次助攻,与赵睿的表现相去甚远。但郭士强的选人向来注重实用性,王岚嵚的防守硬度和大局观或许更适配韩国队的小快灵打法。他的防守预判和移动速度能应对韩国队的穿插跑动,而在组织端,他虽然得分能力一般,但能保证球队进攻的流畅性,充当进攻粘合剂的角色,这或许是郭士强放弃得分型后卫,选择功能型球员的关键原因。

根据阵容配置和近期训练表现,首发5人呼之欲出:胡金秋、曾凡博、张镇麟、胡明轩、廖三宁。这套阵容兼顾了身高、速度和攻防平衡。胡金秋作为内线高效得分点,上赛季联赛场均21分命中率68%,能在篮下快速终结;曾凡博和张镇麟组成的锋线,既有外线投射能力,又能冲击篮板和反击;后卫线胡明轩有大赛经验,廖三宁年轻有冲劲,两人一稳一快,能应对韩国队的全场紧逼。

比赛进程大概率会这样展开:开场韩国队会利用小快灵的特点发起猛攻,试图通过全场紧逼打乱男篮节奏。这时胡明轩和廖三宁的控球能力将面临考验,他们需要快速将球交到周琦或胡金秋手中,稳住阵脚。周琦的护框能限制韩国队的内线突破,曾凡博和张镇麟则可以利用身高优势,在外线寻找投篮机会。

中段男篮大概率会主打内线优势,周琦和胡金秋轮流强攻,吸引夹击后分给外线的锋线球员,形成内外联动。王岚嵚和高诗岩会在轮换阶段登场,加强防守强度,遏制韩国队的三分火力。程帅澎的突破能力则能在关键时刻撕开对手防线,为球队创造得分机会。

末段如果分差胶着,胡明轩的关键球能力和张镇麟的反击将成为取胜关键。上届亚洲杯胡明轩虽然有过对阵韩国7中0的表现,但经过大赛历练,他的心态更加成熟,此次有望完成救赎。而韩国队一旦陷入得分荒,急躁的心态会导致失误增多,周琦的抢断和锋线的快速反击,将进一步巩固优势。

赵睿的缺席虽然让球队失去了一位核心,但也让更多球员获得了证明自己的机会。郭士强的战术调整,看似冒险实则务实,既弥补了球员缺席的短板,又激活了团队潜力。
11月28日的对决,首发5人将肩负起捍卫荣誉的重任。男篮能否顶住压力,用一场胜利开启世预赛征程,让我们拭目以待。
实力说话,无需依赖。中国男篮的团队篮球,值得期待。
更新时间:2025-11-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