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窑老板套现离场,32亿中国饮料巨头,终被“卖身”美国资本大鳄

“打死我都不会卖给外国人!”六年前,大窑老板王庆东这句掷地有声的豪言壮语,仿佛还在耳边回响。

可谁能想到,仅仅六年过去,他就被现实狠狠打了脸。

7月初,KKR正式收购大窑85%的股权,这个曾经被视为“国货之光”的中国饮料巨头,就这样被“卖身”给了美国资本大鳄。

这瓶陪伴了无数人夏夜撸串的国民汽水,难道真的要变味了吗?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被收购的命运

7月16日,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官网悄然发布了一份《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决定公告》。

这份看似平淡的公告,却彻底揭开了大窑饮品被收购的真相。

公告显示,对Dynamo亚洲控股II私人有限公司收购远景国际有限公司股权案不予禁止,从即日起可以实施集中。

短短几十个字,就确认了业内流传已久的传闻,大窑真的“卖身”了。

这起收购从谈判到官宣的每一步,都透着资本巨头的精准与果决,KKR的操作手法堪称教科书级别。

他们并没有直接出面,而是通过旗下的Dynamo亚洲控股II私人有限公司进行收购。

这家公司是在新加坡注册的,专门用于KKR在亚太地区的投资业务。

更令人玩味的是股权结构。

在开曼群岛注册的远景国际有限公司,正是大窑饮品的实际控制主体。

通过收购远景国际85%的股权,KKR巧妙地完成了对大窑的控制,同时为王庆东保留了15%的股份。

既让创始人体面退出,又能继续借用其在行业内的影响力。

最有意思的是“实锤”的出现过程。

起初,大窑和KKR都对收购传闻三缄其口。

直到有细心的网友发现,远景国际的董事名单中赫然出现了“WANG,QINGDONG”的拼音,这不正是王庆东的名字吗?

“高度雷同”的猜测瞬间变成了板上钉钉的事实。

面对铁证,大窑方面终于不再否认,淡淡回应道,公司正在进行正常的股权调整,一切以官方公告为准。

而重庆市场监管局的“无条件批准”,已经意味着这笔交易在反垄断审查上完全过关。

毕竟,即便加上大窑2.64%的市场份额,KKR在中国碳酸饮料市场的占有率依然微不足道,远远构不成垄断。

从法律程序上说,这笔收购已经没有任何障碍,接下来就是交割和整合,预计年底前会全部完成。

大窑的传奇之路

20年前,谁也想不到,一个内蒙古的小汽水厂能成长为今天的规模。

2004年,王庆东在冰天雪地里,蹬着破旧的三轮车,卖着玻璃瓶汽水。

那时的他,刚从酒水生意转行,在他看来,卖酒的门槛太高,茅台、五粮液这类名酒,根本不是他能触碰的领域。

而汽水,原料便宜,利润可观,再加上当时内蒙古还是饮料巨头们瞧不上的“荒地”。

王庆东瞅准这个时机,毫不犹豫地收购了当时摇摇欲坠的八一饮料厂。

这一决定,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2006年,经过两年的努力,王庆东推出了“大窑”品牌,他希望自己的汽水,也能像老祖宗的石器一样实在、耐用。

抱着这样的想法,王庆东要在烧烤摊渠道打开局面,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瞄准消费者 “喝得过瘾” 的需求。

于是,他推出了520毫升大瓶装大窑,大窑不仅比可乐大一圈,喝起来还更过瘾。

更重要的是,大窑给出的进货价只有4块,卖出去却是8块,老板净赚4块,比卖可乐多赚1块5。

不仅如此,大窑还推出了20%的返利政策,这在业内前所未闻,再加上“卖不完包退”的承诺,瞬间让无数小老板心动不已。

就这样,大窑迅速蔓延在北方的大街小巷,从内蒙古到东北,从路边摊到夜市,大窑成为了烧烤桌上的标配。

2021年,王庆东不仅请来品牌策划公司华与华做宣传,还邀请了吴京代言,大窑从“地摊货”成功转型为“国货之光”。

那句“南方有凉茶,北方有大窑”也随之在网上广泛流传。

短短三年时间,大窑凭借"民族品牌"的标签和接地气的营销策略,在消费者心中建立起了深厚的情感连接。

可是,谁也没想到,这个刚刚树立起"国货"形象的品牌,会这么快就改换门庭。

从草根英雄到“卖国贼”?

当收购消息被证实后,舆论一片哗然。

有人理解王庆东的选择,认为 “做生意嘛,有钱不赚是傻子”,但更多人感到愤怒,“又一个汇源!民族品牌一个个都投降了!”

还有人陷入矛盾,一方面希望中国品牌能走向世界,获得更好的发展,另一方面又担心大窑成为外资的试验品,失去原本的特色。

回顾历史,我们有过太多民族品牌被外资收购后逐渐没落的例子。

2008年,可口可乐想收购汇源果汁,商务部的否决令让国人保住了 “国民果汁”。

但是,北冰洋被百事收购后,配方的改变让它差点消失,南孚电池被外资控制后,创新不足,品牌老化。

90年代,健力宝、旭日升、天府可乐等众多中国饮料品牌,几乎全军覆没在外资的收购潮里。

如今,大窑也走上了这条路,怎能不让人痛心。

不过,大窑的股权变更,或许并非终点,而是另一段旅程的起点。

结语

从三轮车叫卖到资本入局,这个品牌的每一步蜕变,都印刻着中国本土企业在市场浪潮中的探索与成长。外资的注入,未必是“变味”的开始。若是大窑能在资本的助力下,守住“烧烤摊汽水”的草根初心,保留那份陪伴国人撸串的烟火气,同时借势拓宽市场、升级品质,未必不能书写“中西合璧”的新故事。民族品牌的底色,从不在股权归属,而在消费者心中的分量。希望大窑在未来,依然能在夏夜的烧烤摊上,给人们带来快乐,也希望它能走出国门,让世界品尝到不一样的味道。

参考文献

1.澎湃新闻——2025-07-16——《大窑饮品被收购?KKR收购远景国际85%股权获批,公司回应》

2.界面新闻——2025-07-16——《KKR收购大窑传闻再爆细节,这瓶汽水为何被资本看好?》

3.中国商报——2025-06-26——《国产汽水大窑将被美国私募机构收购85%股权?公司最新回应→》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5

标签:美食   美国   中国   巨头   饮料   资本   老板   汽水   品牌   股权   远景   外资   汇源   内蒙古   烧烤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