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不硬刚了,直接打苦情牌,特朗普确定这次真的捏到了软柿子

据《ThePrint》8月7日报道,印度总理莫迪在新德里出席斯瓦米纳坦百年纪念国际会议时,针对美方经济战作出公开回应。

他在讲话中强调,印度不会在农民、渔民和奶农的利益上妥协,即使为此必须付出沉重代价,他也准备好了。

在美印协议久拖未决、俄乌战争压力外溢的大背景下,莫迪此时的言辞,虽然表面上意在展现民族自尊和领导者担当,但通篇其实没有提出任何实质应对手段,反而强调准备好了承受沉重代价,显得十分诡异。

莫迪似乎希望通过塑造愿意为民众承受压力的形象,来稳住国内政治基本盘,同时争取国际舆论同情。

但这种自我感动式的苦情牌,对特朗普能有吗?

莫迪

国际政治不相信眼泪,这是最基本的常识。

国家之间的谈判和对抗,从来不以动情的话语为依据,而是基于实力、利益与代价计算。

莫迪的讲话虽然对印度民众有一定情绪激励作用,但对于华盛顿而言,只会被当成笑话,加剧对印度态度的轻视。

莫迪越是强调代价,就越显示出印度在当前博弈中的弱势与无助。

对手真正会认真对待的,不是你有多惨,而是你是否有能力让他也很惨。

如果你不能让他痛一下,他就不会管你痛不痛。

尤其是对特朗普来说,你越喊委屈,人家就越兴奋。

如果莫迪没有真正有效的反制措施,仅靠情绪表态,是无法改变谈判桌上的力量格局的。

莫迪和特朗普

当然,对于因对来说,也没什么办法。

印度的确没有什么实质性筹码可以用来逼迫美国让步。

经济上,印度出口总量中有相当比重依赖美国市场,特别是在纺织品、药品、IT外包等领域,一旦美国进一步提高壁垒,将直接打击印度的就业和外汇收入。

而反过来看,美国从印度进口的大多数产品都具有高度可替代性,根本不构成卡脖子的要素。

更关键的是,印度自身产业链不完整,核心装备、原材料、电子芯片等关键环节多数依赖美欧日韩,一旦美方施压,印度根本没有能力通过国产化、替代性采购或技术联盟来构建缓冲区。

说到底,印度目前既无法动摇美国在全球的战略部署,也没有可让美方感到疼痛的筹码,更无法在经济上对等打击。

在这种情况下,莫迪的表态会让特朗普确信,自己确实捏到了软柿子。

印度国旗和美国国旗

莫迪的表态,折射出当下印度的战略心理困境——那就是不愿像小国一样妥协,但也没有大国的底气与能力。

印度一直试图在大国格局中塑造“全球一极”的角色,希望摆脱传统的南亚弱国定位。

然而理想归理想,现实却很骨感。

当国家硬实力、政策协调能力不足以支撑其大国野心时,这种上不去、又不想下的中间态极易形成战略焦虑。

当前的印度,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它不想向美国示弱,也不愿真正与中俄站队,结果反而处在各方都难信任、各线都受牵制的被动位置。

特别是在中美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印度原本想以战略缓冲者身份在两方之间获利,但现实证明,一旦压力落地,光靠模糊立场是无法抵御实质惩罚的。

特朗普现在打的,就是你既不听话,也没本事翻脸,那我就慢慢玩弄你这一套。

而莫迪,明知道没牌可打,又不能丢脸认输,只能靠苦情牌。

当年在对外关系中需要打苦情牌的时候,表明已经没有别的牌可以打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0

标签:财经   苦情   印度   美国   美方   代价   压力   战略   新德里   国旗   筹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