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0月28日上午,由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呼伦贝尔市文化旅游广电局指导,呼伦贝尔学院主办,呼伦贝尔学院教育学院承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2025年“皮艺传承与创新设计”研修班在呼伦贝尔学院正式开班。呼伦贝尔学院、呼伦贝尔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以及项目团队、部分授课教师和来自内蒙古自治区8个盟市的25名非遗传承人学员参加了开班仪式。
呼伦贝尔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李跃武在致辞中对参会人员表示欢迎,指出中国非遗传承人研培计划已从基础性、战略性工作发展为非遗系统性保护的重要支点。他强调,皮艺传承与创新设计项目不仅仅是技能研修,更是一个以实践为导向,多学科交叉融合与全链条规范管理的综合性科研项目。学校将其纳入重点项目管理体系,从全局视角对资源配置与过程管理进行统筹规划。呼伦贝尔学院作为自治区非遗研究基地,整合教育学院、美术学院、旅游与地理文化学院等机构的师资力量,组建了集管理、教学与研究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项目团队。项目以文化赋能与融合创新为路径,优化课程设计、创新教学模式,帮助学员提高文化艺术修养,拓宽行业视野,激发创作潜能,拓展应用空间,推动合作交流,解决发展难题。他要求教育学院强化“以学员为本”理念,建立教学反馈机制,及时响应学员对教学组织、管理保障等方面的诉求,确保研修成效获得学员认可、学校满意及文旅主管部门肯定。

呼伦贝尔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副局长罗伟在开班仪式上发表了讲话,指出呼伦贝尔是草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非遗资源丰富独特,其中蒙古族皮艺更是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亮眼代表。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自治区文旅厅的有力指导下,呼伦贝尔市文旅广局一直把非遗保护当成建设文化强市的重要工作,通过建立传承基地、举办展演展示、推动非遗成果转化,让更多非遗项目“活”起来,重新焕发生机。本期研修班将以“理论+实践+转化”培养模式,根据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际需求,让学员学到知识,有所收获。同时对学员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守住文化根本,做好非遗传承的“守护者”;二是敢于创新实践,做好非遗发展的“开拓者”;三是加强交流合作,做好非遗传播的“推动者”。

胡格吉乐代表全体学员发言,表示将潜心钻研技艺,探索数字技术与手工艺的结合路径,推动非遗当代化传承。
本次研修为期30天,将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要求为导向,依托“理论课、实践课、拓展课”三维课程体系和“学理筑基、技能实训、考察观摩、创作展示”四阶教学模块,系统助力学员从“文化传承者”向“产业创新者”跨越式成长,实现皮艺非遗项目的高质量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

-THE END-
来源:非物质文化遗产科
编辑:王羽佳、朱寅羽
监审:刘贺楠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 呼伦贝尔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
1.本公众号上部分文章和图片为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公众号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我们已经尽可能地对作者和稿件来源进行了标注和通告,如有漏登或稿件涉及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小编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更改或删除。
3.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更新时间:2025-10-3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