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杀人时为何要给刀浇水?一个老人哭着说:真相太残忍!

1933年3月4日,对于承德这座城市而言,是一个永远难忘的日子。

这天上午,白日当空,日寇的铁蹄,踏破了这里原本的宁静。他们垒砌高墙,建起了专门用来关押抗日人士的监狱——承德监狱

在之后的13年里,日军在这座监狱中,对无数勇敢抗日的仁人志士实施了残忍的杀戮,并且造就了著名的“万人坑”。

战后,承德监狱的幸存者曾经透露:在日军实施暴行的时候,还有着这样一个习惯——给手里的武士刀浇水。

他们这样的举动,究竟是为了什么?这背后,其实暗藏着一个惨绝人寰的真相。

谁能想到,那座被称为“人间炼狱”的承德监狱,曾经也是风景秀丽的皇家庭园。

康熙年间,承德属于皇家禁地,著名的“承德避暑山庄”,也是在这个时期修建的。

在承德主城的郊区,有一处非常秀丽的自然美景:这个地方虽然只是一条小水沟,却有着十分茂密的参天古树,以及一条清澈见底的涓涓细流。

康熙皇帝偶来视察,便对这个地方流连忘返。随后,他嘱咐下人将这个地方保护起来,并给它起了“水泉沟”这个名字。

时光荏苒,曾经盛极一时的清王朝走向没落,最终溃散。而那方曾经体现着皇室品味的庭院,也迎来了自己的末路。

民国时期,农民生活困苦不堪。因为已无皇室管辖,住在水泉沟附近的村民们便走进了水泉沟,将附近的古树砍伐了拿去卖钱。

不多时,水泉沟就真的只剩了一条沟,曾经的繁华,仿佛成了一场破碎的旧梦。几年后,曾经郁郁葱葱的树林彻底消失,变成了一座座房屋。

农民们在这里开垦荒地、种植粮食,虽然谈不上富足,却也是一种安稳。直到罪恶的日寇踏足了这片土地,就连这份安稳也成了奢侈。

那年正月,日军浩浩荡荡地进入了承德街,刚嫁到村里潘家的高树芝,当时还站在街头目睹了这一切。

只是当时的她不会想到,就在不久之后,自己将会目睹怎样的人间惨剧。

日军到来后,第一件事便是开始造砖垒土,建起了一座浩大的监狱。监狱建好后,一群衣衫褴褛、满身伤痕的人,便被押解了进去。

这些人,便是当时热衷于抗日的有志之士,他们中不仅有中国人,还有几个外国人。眼见他们被押解进去,高树芝起初并不知道意味着什么。

几天后,高树芝坐在家中休息,远方的小土坡上,却突然出现了几个日军,和一位“囚犯”的身影。

只见他们高高举起手中的武士刀,嘴里大喊着她听不懂的日语,而后用力挥下。随后,他们面前的“囚犯”便人头落地,日军将刀上的血一擦,便收刀入鞘。

这是高树芝第一次亲眼看到杀人,心中震惊自是不必多说。只不过之后的她,渐渐习惯了这种事。

在她的印象里,日军这种行径几乎是每天一次,至于究竟杀了多少人,她也数不清。这期间只有一天,是令她印象深刻的。

有一天,高树芝看到日本人将两辆卡车开上了小土坡,车上载的全都是将要被杀掉的“囚犯”。

但他们押解着“囚犯”们下车之后,却并没有第一时间开始杀人,而是来到了她家,将她的丈夫潘德才拉了出去。

高树芝十分慌张,还以为丈夫也要被他们残忍杀害。但日军只是让潘德才去给他们挑了一桶水,便将他放回了家。

高树芝数了数,从那车上下来的“囚犯”,总共有将近50人。

他们先是被几个日本兵按在一边加以看管,并且每一个人的眼睛上面,都有一块厚厚的黑布。

为首的日本兵,看起来是一副军官的模样,戴的帽子也跟普通的日本兵不太一样。

他站在一个挖好的土坑旁边,对着身边的日本兵呵斥一句,便有一位“囚犯”被押到他的面前。

他每杀一个人,便会将自己手里的武士刀浸到一边的水桶里。就这样,他仿佛不知疲倦一般,疯狂地进行着自己的残忍行径。

这些“囚犯”之中,有一个人高树芝是认识的。那个人是他家隔壁村的小青年,年纪也只有十几岁,看起来也还是一副小孩模样。

日本兵要把他从车上扯下来的时候,他顽强地抵抗着对方施加的力气。尽管后来抵不过下了车,他的脸上也未曾有过丝毫惧意。

日本兵想用力将他按下,让他跪倒在地,怎料他的力气却大得出奇。他非但不跪,还冲面前的日本兵大喊道:“十八年后,老子又是一条好汉!”

日本兵最终气急败坏,便掏出了手枪,冲着他的背后连发几枪。待他死亡后,日本兵又将他的头颅砍下,而后挂到了一旁的树上。

从此之后,日军经常在这里进行多人屠杀,杀完人后,便将尸体丢在了一旁的坑里。那时候的承德,完全是一副人间炼狱的景象。

她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是那天日军将自己的刀浸到水桶中的景象。他们究竟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当时的高树芝还并不知道。

知道这个问题答案的,是另一个人。相比于作为目击者的高树芝,他是这种残忍屠杀行为的亲历者,也是日军兽行的见证者。

1938年,家住五台山的村民李运,突然间听到外面传来隆隆的响声。出门一看,一众日本兵荷枪实弹,看到他之后不由分说,便用刺刀抵着他,将他拉走了。

随后,他和村里的几个青年被一同送到了村子的庙前,待一个日本兵清点了人数后,他们又被拉到了一旁的院里。

李运反抗不得,毕竟旁边都是举枪瞄准他们的日本兵。直到进了一旁的院子里,他才知道自己将要面对的是何等命运。

只见院子的地上密密麻麻,全都是堆叠着的尸体。在这些尸体的旁边,几个日本兵正不遗余力地挥着刀,继续刺着人。

他们每个人的身旁,都放着一只水桶。每刺一刀,他们都会将刀子浸入水中,拿出来后再接着刺。

李运清楚地看到,在那些桶的水面之上,还冒着淡淡的白色雾气。他才明白过来,这些水桶的作用是什么。

相比于中国的传统大刀,日本刀的刀刃非常薄,虽然锋利度更好,但更容易受热发生形变。为了防止卷刃,他们每砍一刀都要蘸一下水,作用便是降温。

刚刚意识到这一点,李运便被押送到了一个日本兵的面前。他惊恐地看着日本兵,对方则是眼神凶狠地瞪着他,但脸上早已沁出滴滴汗珠。

日本兵走远几步,大喊一声,便举枪向着李运刺去。连刺几刀后,李运倒在了地上,其他的日本兵又走了过来,将他身子翻过来,朝着后背又是几刀。

但李运很幸运,当时的日本兵体力已到极限,连续几刀都没有刺中要害。等到日军撤离后,他被前来收尸的乡亲们救出,这才得以将这些事情传述后人。

7年后,日本战败,当年那些丧尽天良的行径,也经由像李运这样的幸存者之口,被后人所知。

战争结束后,八路军部队就当年日军的暴行进行了调查。据统计,仅在承德的这个“万人坑”里,遇难人数就在3到4万之间。

如今的“万人坑”,已经被建设成了河北省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曾经在水泉沟旁担惊受怕的老百姓们,如今也过上了安居乐业的日子。

只不过,曾经日寇带来的那份恐惧,至今还留存在中国人的心中。唯有不忘记这份惨痛的屈辱,才能更好地建设美丽的新中国。

参考资料:

1、关于河北省承德市“万人坑”需要明确的三个重要问题——党史博采

2、承德市委党史研究室召开《承德“万人坑”》编纂工作推进会——中共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官方网站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7

标签:历史   日军   残忍   真相   老人   日本   承德   水泉   囚犯   监狱   日寇   党史   水桶   行径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