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美的下场!中国成特例,“第一个输家”已经浮出水面

这波关税战打得突如其来,却也不是没预兆。

7月9日,美国政府正式宣布对多个国家商品加征新一轮关税,而此前给出的三周“缓冲期”,本质上是一种“谈不拢就开打”的最后通牒。美国要求相关国家尽快重谈贸易协定,否则一律按4月2日设定的高税率征收。

谁最先“浮出水面”?

这几年,墨西哥成了美国“近岸制造”战略的重点国家。毕竟劳动力便宜、距离又近,美国很多企业把原本在中国和亚洲的供应链转移到了墨西哥。看起来像是双赢,但问题来了——墨西哥对美国的出口依赖度高得惊人,80%的出口商品都是卖给美国

结果特朗普政府这一刀下来,对墨西哥商品加了25%的关税。别小看这个数字,对中国征收的税虽然有时更高,但中国体量大、市场广、还有自我消化能力。墨西哥这一下,就像被捏住了经济咽喉。

一个墨西哥制造业的中型汽车配件厂老板就说:“我们没法再提高价格转嫁成本,美国买家直接说,价格一涨就换供应商。”这不是说说而已,关税一加,订单直接缩水三成。失业潮开始蔓延,货币也在短期内承压贬值。

再看加拿大。多年来,加拿大能源出口依赖美国,超过90%的石油出口流向美国市场。表面上看,稳定的大买家是利好,实则是命门。

美国自己页岩油技术进步,国内能源供应早已不缺。这次新关税,美国政府“顺势”对加拿大原油加了10%的进口关税,理由是“保障本国能源产业”。

有加拿大能源领域经济学者直言:“这是典型的经济绑架。我们为了‘邻里关系’,放弃了多元出口的机会,现在回头看,是不是有点自作自受?”

日本和欧盟:盟友也挡不住那一刀

日本汽车业,长期以来就是美国的眼中钉。尽管日本政府多次游说美国不要对汽车加征高关税,毕竟日本汽车对美国出口规模巨大,涉及近百万个工作岗位,但结果依旧没有改变。

2025年7月,美国还新增了针对电动车零部件的新项目税种,间接打击了日本新能源战略。

日本政府的表态非常克制,但内部其实很清楚——所谓的“盟友”身份,并不能换来豁免权。

而欧盟呢?本以为可以和美国“站队抗中”,换点好处。可美国压根不买账。尤其在农产品方面,美国最新一轮政策把葡萄酒、奶酪、橄榄油等欧盟特产的关税提高了17%。这对法国、西班牙、意大利这些以农业产品出口为重的国家来说,简直就是釜底抽薪。

中国反而成了“特例”?

这一切对比之下,中国的应对策略就显得格外清醒

从2018年中美贸易战打响,中国并没有一味妥协。而是采取了等量反制的做法。美国加多少税,中国也回敬相应力度。

有分析指出,中国采取的对等反制,不仅震慑了美方,也让美国的企业界开始反思:如果继续与中国交恶,自己到底能否承受后果?

比如波音公司,这几年就吃足了苦头。中国是波音飞机的第二大市场,占其国际订单的17%以上。在中美紧张时,波音订单大幅流失,2024年波音全年利润缩水40%,大量订单转向欧洲空客。

现在,波音正私下推动美国政府缓和对华政策,希望重新打开市场。

也正是这一背景下,美国对华关税策略开始变得“不那么坚决”,而其他国家却没有这种谈判筹码。

不少人以为加征关税是美国“割别人韭菜”,但实际情况是,割着割着,自己也被割了。

2025年上半年,美国国内CPI数据连续四个月环比上涨。其中食品和日用品价格尤为明显,部分零售企业表示,原材料和商品采购成本上涨幅度超预期,不得不将涨价压力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美国家庭月均生活支出增加了约350美元,中低收入家庭首当其冲。

更严重的是,面对关税带来的连锁反应,特朗普政府开始向美联储施压,要求降息甚至出台新的财政刺激政策。但美国经济本就背负高债务,过度放水只会导致资本市场动荡,副作用越来越大。

这一轮贸易战教会了大家一个现实:亲近美国,并不等于被优待。

反倒是那些自以为“关系铁”的国家,一旦真遇到冲突,美国照样下狠手,毫不手软。

回头看,中国在这场经济博弈中没有急于妥协,而是选择建立更广泛的经济圈。

中欧班列扩展到了中亚、西亚多个国家,2025年上半年,中俄贸易额同比增长12.6%;中国与东盟的贸易规模依旧维持增长势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落地后,东亚内部供应链更加稳固。

甚至就连被关税击打的欧盟国家,也在尝试寻找中国作为替代市场。

法国财政部长在6月访华期间就公开表示,希望与中国在农业、绿色能源等领域深化合作,并呼吁全球市场回归多边主义。

所以,谁才是“第一个输家”?

显而易见,不是中国

从墨西哥、加拿大、日本,到欧盟,一个个都在美式经济打压中吃了苦头。而中国,虽然面临压力,却靠着自身市场的庞大体量、政策韧性以及国际布局,暂时站稳了脚跟。

这场以美国为核心发动的“新贸易战争”,最终会如何收场还不好说,但目前来看——那些靠近美国、对美国市场依赖极深的国家,已经率先跌入冰窟。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5

标签:财经   输家   特例   中国   下场   水面   美国   关税   墨西哥   波音   日本   美国政府   加拿大   国家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