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会想到,赛季初赢下首战的镇江队,最后竟成了苏超的“十三妹”?9月27日苏超第十三轮打完,八强名单正式确定,镇江队3分垫底,连续10轮不胜,彻底告别淘汰赛。而原本长期在榜尾挣扎的常州队,靠着第9轮一场胜利反超积分,成功“上岸”。
镇江队其实开局不差——首轮1:0赢了扬州,当时不少人还觉得他们今年有点看头。结果从第2轮开始,形势急转直下:接下来10场,0胜8负2平,只拿到2分。第10轮0:2输给南京之后,数学上就已经没戏了。最后一轮客场0:1输给连云港,彻底坐实了第13名的位置。常州队则在第9轮2:1赢下镇江,积分从2分涨到5分,最终排在第12,甩掉了“十三妹”的帽子。按照苏超规则,13支队伍里只有前八能进淘汰赛,后五名直接出局,竞争确实够狠。
镇江的问题,不只是成绩差,更是结构性的。有个在本地青训圈的朋友说,今年一线队预算砍了将近三成,主力中卫和后腰在夏窗被挖走,替补阵容平均年龄不到21岁,“很多时候场上一半是新人”。数据也摆在那里:13轮比赛只进了8个球,丢了27个,攻防两端都是联赛最差。常州那边虽然也紧巴巴的,但留住了上赛季的核心中场,夏窗还租了个有中甲经验的边锋,关键战——比如对镇江那场——抓住了机会。
换个角度看,镇江的崩盘也暴露了苏超“腰部断层”的问题。前六名普遍积分在18分以上,而第9到第13名之间,最大分差也就4分。说明中下游球队实力其实差不多,一两场胜负就能彻底改写排名。说白了,镇江不是弱到离谱,而是关键节点没顶住。更致命的是,他们客场全败(0胜6负),常州却在主场赢了3场——在苏超这种区域性联赛里,主场有时候比战术还管用。
镇江当上“十三妹”,直接影响明年资源分配。根据江苏省足协2024年修订的《业余联赛激励办法》,常规赛垫底队下赛季青训补贴要少15%左右,而且没资格参加全国业余联赛分区赛。对比2023年南通队垫底后重组成功、2024年杀进四强的例子,镇江要是不赶紧调整,很可能掉进“连年保级—资源减少—人才流失”的死循环。
这就像班级考试,你不是完全不会,但每次关键小测都掉链子,最后总分垫底,连补考机会都没有。常州呢,就像那个平时不起眼、但期中考试超常发挥的同学,硬是挤进了安全区。实际情况是,苏超近五年有3支“十三妹”球队第二年都没能重返八强。镇江想翻身,光靠情怀肯定不够。
镇江从首轮胜利到最终垫底,只用了13轮。问题到底出在哪儿?教练临场调度?俱乐部投入不足?还是球员心态崩了?评论区直接说你认为最关键的原因,我挨个回。
更新时间:2025-09-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