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画榆林
美俄会谈后,特朗普不仅一改对俄态度,对与普京进行的这场会谈大加称赞,同时还表示,暂时不会考虑因“俄油税”对中国加征关税,允许中国购买俄油。
美国以惩罚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为由,宣布对印度商品额外加征关税。美方还威胁或因购买俄罗斯石油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次级关税。据路透社16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于当地时间15日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晤后表示,暂无针对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加征关税的计划。
在美俄会晤正式开始前,美国总统特朗普还曾“雄赳赳气昂昂”的表示,要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加征次级关税。而且,美国政府还曾“点名”过中方,要求咱不许再买俄罗斯石油了,不然最高加税100%。
但美俄峰会落幕才3 天,特朗普不仅在中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问题上松口,他甚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还强调道:美国暂时还不会对中国加征关税,两三周后,才会重新考虑这个问题。
特朗普此话一出,不少人可能会十分疑惑,明明之前特朗普在对华关税问题上,态度还十分“嚣张”,怎么和俄罗斯总统普京见了一面,就突然有了松动?
美俄关系走向及特朗普个人政治诉求也是重要因素。美俄会晤虽未取得实质性成果,但整体趋势向好。特朗普一心想调停俄乌冲突,以此为自己积攒政绩,为明年中期选举拉选票。他清楚俄罗斯的石油出口是其重要经济支柱,此时若对中国购买俄油加征关税,无疑会触怒普京,断了俄罗斯的经济支撑,不利于后续和谈,也会让自己失去调停的筹码。所以,暂时不对中国加税,也是一种向俄罗斯示好的策略,为后续会晤创造有利条件。
普京的威胁以及普京对于中俄关系在俄美两国关系当中的权衡,让特朗普终于看清楚了,中俄两国关系稳如磐石,不针对第三方,但是也绝对不会受第三方的干扰,这句话绝对不是白讲的,就是针对美国而来的,他现在他终于在安克雷奇通过普京的嘴,终于见证了这句话的含金量,也终于看到了中俄两国关系的稳如泰山。
特朗普直接向泽连斯基喊话,“俄罗斯非常强大,达成协议吧!”这就是直接让泽连斯基认怂。
此外,从特朗普带着美国财长贝森特,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等人,一同前往阿拉斯加,就可以看出特朗普想要和俄罗斯做生意。
所以,最终在对待购买俄罗斯石油的次级制裁上,特朗普按了暂停键,换句话说,就是不用对中国下手了。
针对美方威胁可能会因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次级关税一事,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日前表示,中方在有关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明确的。
中国同包括俄罗斯在内的世界各国开展正常经贸能源合作,正当合法。
在处理国际事务时,特朗普政府曾试图将对印度的成功经验复制到中国身上。印度同样因为购买俄罗斯石油,被美国毫不留情地加征了50%的商品关税。
面对美国的压力,印度的反应相当温和,甚至没有公开点名批评特朗普,选择了忍气吞声。
然而,当对象换成中国时,情况变得截然不同。
特朗普试图通过关税离间中俄关系的算盘,在阿拉斯加的会晤中,撞上了一堵坚硬的墙。俄罗斯总统普京的态度异常强硬,他明确告诉特朗普,任何制裁俄罗斯石油买家的行为,都等同于对俄罗斯的直接宣战,莫斯科绝不会袖手旁观。
普京的这番表态,为中俄能源合作划下了一条不容逾越的红线。
它让美国意识到,对中国购买俄油的行为进行惩罚,无法被视作一个单纯的中美贸易问题,而会直接触发与另一个核大国的激烈对抗。特朗普的试探,反而亲身验证了普京所强调的“中俄关系稳如磐石,不受第三方干扰”。
与此同时,中国自身的立场也让白宫不得不三思。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公开表示,中俄之间的正常经贸合作正当合法,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障自身的能源安全。
这种“不怕打,也愿谈”的强硬姿态,以及过往在贸易争端中坚决反制的记录,都表明中国并非印度。任何施压行为,都可能招致对等的报复,其后果是美国需要仔细掂量的。
关税工具的最终效力,受制于全球经济的客观规律。尤其是在能源这个关乎国家经济命脉的领域,强行干预的风险巨大。
2022年俄乌冲突之后,全球能源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俄罗斯能源出口大规模东移,而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对稳定、大规模的能源供应有着近乎无限的需求。
这种合作是市场和战略双重驱动的结果,具有强大的内生动力。对俄罗斯而言,对华出口为其带来了稳定的财政收入。
对中国而言,从俄罗斯获得的能源是保障其庞大工业体系运转的“血液”。这种深度互利的经济关系,构成了一个难以被外部关税轻易切断的稳固结构。
强行对中国的能源进口加征关税,其连锁反应将是全球性的。国际油价可能因此剧烈波动,本已脆弱的全球供应链将再遭重创。
这些后果最终会反噬到高度依赖全球贸易的美国经济自身,推高其国内通胀,损害企业利益。
更深层次的考量在于战略层面。美国原本希望通过施压分化中俄,但对两国赖以生存的能源合作进行打击,反而会迫使它们结成更紧密的战略同盟,共同抵御外部压力。这种结果,与美国的长期战略目标完全背道而驰。
特朗普政府最终选择暂缓对华加征关税,并非心血来潮,而是多重现实因素共同作用下的必然结果。白宫内部有大公司的强烈反对,外部有普京划下的清晰红线,背后还有全球经济稳定这一承受不起的风险。
这把一度高悬的关税之剑,最终停在了半空中。它揭示了一个深刻的现实:在一个高度互联、力量多元的世界里,单方面的极限施压工具,其效用是有限的。权力不仅体现在施压的能力,更体现在对复杂系统中各种反作用力的清醒认识和审慎把握。
未来的路,注定不会平坦。但在风雨之中,谁能始终保持战略定力,谁就能赢得真正的尊重。
可不管怎么变,中国的发展脚步不会停,该建的工厂继续建,该签的合同继续签,该合作的伙伴继续合作。 毕竟日子是过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
更新时间:2025-08-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