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市早苗玩火的厉害,特朗普却是先害怕了。
高市早苗的疯狂行径不仅招致中国强烈不满,就连日本国内舆论也一片哗然。前首相鸠山由纪夫、野田佳彦等纷纷出面,警告高市的言论正将中日关系推向“危险境地”。日本《社会新报》发表社论称,“高市作为首相的存在本身才是日本的存亡危机”。

高市早苗这么疯狂,反倒是特朗普开始小心翼翼了,高调对半导体实施100%关税的做法,如今却是犹豫了。
早在今年8月,特朗普抛出激进言论,宣称除非相关企业在美国生产半导体产品,否则都将面临高达100%的半导体关税。
而这一被普遍视为针对中国的“定点打击”,意图限制中国芯片产业发展,维持美国在科技领域的主导地位。

半导体作为现代科技的核心支柱,对国家的军事、经济、通信等诸多领域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然而短短几个月,美方态度发生微妙变化。据参与讨论的消息人士透露,特朗普的助手们在半导体关税问题上放缓了脚步,目的是避免中美在贸易问题上关系破裂。
这种关系破裂很直接,可能导致双方重回“针锋相对”的贸易战,还会干扰关键稀土矿物的持续供应。美国白宫和商务部官员虽然公开否认政策立场有变,但均未明确说明这项关税何时会最终敲定。

如今看似“没来由”的犹豫,实际也是从高市早苗疯狂导致的连锁反应,让特朗普自认有些招架不住。
朗普政府对半导体关税的犹豫源于多重现实考量。随着假日购物季临近,美国消费者对物价的担忧日益加剧。美国若对进口半导体加征关税,可能会推高从冰箱到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消费成本。
稀土依赖是美方的另一大顾虑。

稀土是半导体、新能源汽车、国防装备的“工业维生素”,没有它,很多高科技产品根本造不出来。全球90%的稀土加工产能都掌握在中国手中,美国就算能开采稀土矿石,也得运到中国来精炼。
国际能源署测算过,美国要形成能替代中国的稀土供应体系,至少得5年以上时间。这种“短期离不开、长期建不成”的困境,让美国不敢触碰中方的“稀土红线”。
特朗普的贸易政策已经引发过多方担忧。今年年初,特朗普滥施汽车关税、钢铝关税,甚至是所谓“对等关税”,导致全球贸易大乱。但现实表明,对华“加税”最终只会加到美国自己身上。

不仅美国企业要承担更高成本压力,美国消费者也要花更多钱买东西,而美国政府还反过来要拿纳税人的钱补贴受损企业。
从更深层次看,这也暴露了美国经济结构的脆弱性。美国过度依赖消费驱动经济增长,而电子消费品在美国消费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一旦电子消费品价格大幅上涨,将直接影响消费者购买力,进而对美国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据最新数据,美国通胀率一直高于美联储设定的目标水平,而政府停摆导致近期消费者物价数据延迟发布,进一步增加了政策制定的不确定性。

且特朗普政府推迟半导体关税的另一关键考量是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关键地位,特别是在稀土领域。
稀土作为众多高科技产品和军事装备的关键原材料,其供应稳定性对美国高科技产业和军事工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在全球稀土供应链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掌握全球约70%以上的稀土供应。
而一旦中国收紧稀土出口,美国的高科技产业和军事工业都将受到严重影响。在权衡利弊后,美方意识到激怒中国可能带来的后果是其难以承受的。

中国近年来在半导体领域也取得了显著进步。通过大力投资本土企业,中国逐步减少对外部技术依赖,同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这不仅增强中国在半导体领域的话语权,也使美方在施压时不得不考虑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战略地位。
另外在半导体领域的出口管制上,中方也采取了相应的应对措施。通过对涉及关键技术的出口进行精细管理,中方有效掌握了与美方博弈的主动权。

只得说,贸易战没有赢家,这个道理正被事实反复验证。据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特朗普对华发动贸易战之初,美国货物贸易赤字为8788亿美元,而2023年这一赤字反升至1.06万亿美元。
回头看,特朗普的贸易战不但未解决逆差问题,反而让美国消费者承担了代价。现在,他不得不面对现实:中美关系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参考资料:
特朗普要推迟半导体100%关税?“不想激怒中国”——观察者网
更新时间:2025-11-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