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酷热夏天,当欧洲人宁愿忍受高温酷暑的热辣滚烫,而不敢安装空调,防暑降温。中国人却可以随意的24小时开放着冷气空调,连猪圈的猪和宠物都享受着空调的舒适。确实让他们发达国家的人破防了。那么下面这个刚发生事实,他们几无法理解了,中国不是发展中国家吗?很穷吗?怎么有用不完的电呢?
今年7月,中国创下了一个全球前所未有的纪录——月度用电量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这个数字比十年前翻了一番,相当于东盟国家全年的用电量总和。
2025年7月,中国全社会用电量达到1.02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6%,创造了全球电力消费史上的新纪录。
这个数字背后,是全国多地负荷创新高,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达203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0%,其中河南、陕西、山东等省增速甚至超过30%。
中国月度用电量突破万亿千瓦时,反映了中国经济规模的持续扩大。与十年前相比,中国月用电量已经翻了一番,表明中国经济总量达到了新的高度。
这个数字得益于工业用电量稳步增长,7月份第二产业用电量达到59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7%。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等新动能用电量增速明显,这表明中国的产业结构正在持续优化升级。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整车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大幅增长25.7%,反映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
在这次用电量破纪录的同时,能源结构的绿色转型正在加速。数据显示,7月份风电、太阳能、生物质发电量快速增加,占比接近总量的四分之一。
这意味着中国每消耗四度电中,就有近一度来自清洁能源,体现了我国能源绿色转型的步伐正在加快。
中国已经从清洁能源模仿者走向全球创新者。2022年,中国申请的高质量清洁能源专利数量是美国的两倍多,涵盖了太阳能、风能、电池和电动汽车等多个领域。
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的数据显示,65.5%被广泛引用的电池技术论文来自中国研究人员,而美国研究人员的比例仅为12%。
数字经济的爆发式增长是电力消费的新增量。7月份,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了28.2%,充换电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大幅增长42.6%。
“算力的尽头是电力”已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产业界的共识,“东数西算”战略、算力中心等新兴场景也在持续释放用电需求。
全球企业为满足AI需求的投资总额预计在2025至2030年间达到6.7万亿美元,这种扩张将带来前所未有的电力需求。
装有服务器的大型建筑2023年消耗了美国4%以上的电力,分析人士估计,三年后,这一比例将增12%
中国能够实现如此巨大的用电规模,背后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中国投资的绝对规模远超西方,意味着可以从零开始,覆盖整个产业链。
市场分析公司CRU集团的电池材料主管描述了中国典型的发展模式:政府首先向战略性行业提供补贴,企业蜂拥而至申请专利,随后政府取消补贴,竞争力较弱的企业被淘汰,剩下的企业变得更强并进军海外市场。
中国鼓励国内激烈的竞争,一些经济学家将其比作“经济达尔文主义”。这种竞争机制推动了技术创新和成本下降,使中国清洁能源技术在全球具有竞争优势。
能源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也是中国能够支持巨大用电量的关键因素。中国特高压电网正在改写全球能源版图,而东盟的微电网计划还在为每个村庄能否点亮两盏灯挣扎。
截至2025年6月底,中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6.5亿千瓦,同比增长18.7%,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1亿千瓦,同比增长54.2%;风电装机容量5.7亿千瓦,同比增长22.7%。
更新时间:2025-08-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