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看起来很普通的商业争端,正在揭开了全球科技产业链分裂的序幕。
荷兰近期是采取了强制的措施,直接是接管了中国的闻泰科技旗下的安世半导体,冻结了中方的管理权限,并且还暂停了中国籍的CEO的职务。
这一个事件发生在美国发布了针对中国半导体新规的仅仅一天以后时间点可以说是无缝衔接,很令人玩味。
背后的细节是显示,美国的商务部官员是不断的施压荷兰的外交部,要求安世半导体撤换中国籍的CEO,以此来换取那些不被列入美国的实体清单的资格。
荷兰而这1系列的动作表面上看是一个独立国家的行为,但是细究起来你就会发现远非如此。
根据荷兰法院今日公布的裁决文件,美国的商务部官员跟荷兰的外交部在6月12号举行了会议,美国方面是明确的施压,要求安世半导体撤换他们的中国籍的CEO张学政。
会议记录已经是表明了,如果说要符合实体清单的一个豁免资格,安世半导体必须要更换现任的CEO。
在闻泰科技被列入了美国的实体清单以后不久,一名的荷兰官员就致信到了安世半导体的西方高管,称安世半导体必须要拥有独立于黑名单上的股东的运营独立性。
9月底的时候,荷兰经济事务部从闻泰科技手中就接管了安世半导体,第二天荷兰的法院就批准了这个紧急的申请,暂停了闻泰科技创始人张学政在安世半导体的CEO职务。
面对荷兰的单边行动,中国也是迅速的采取了1系列的对等措施。
10月15日,中国的商务部就宣布了,启动对原产于荷兰的半导体制造设备以及关键的零部件的反倾销和反补贴的一个调查。
涉及的产品是包括由ASML生产的DUV光刻机和荷兰ASM国际的半导体的封装设备,调查的期限为12个月,特殊情况下还可以延长6个月。
同时中国还在调整了对荷兰农产品的一个检验检疫的标准,从10月18号起,荷兰出口到中国的乳制品和肉类产品必须要提供三项新的一个检测报告,检测的周期也是从7天时间延长到了15天。
这一系列的举措也是直接影响了荷兰每年约12亿欧元的一个农产品的对华出口。
中国的反制也是立竿见影的好,ASML的股价在10月15号当日就下跌了5.2%,市值是蒸发了约有80亿欧元。
ASML公司也是紧急的发布了声明,希望与中国是保持对话的,避免贸易摩擦持续的升级。
在半导体争端升温的同时,中国还在稀土领域也是出台了新的规定。
10月9号的时候,中国的商务部就发布了《关于对境外相关稀土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的公告》和《关于对稀土相关技术实施出口管制的公告》,从12月1号起开始实施。
新规是引入了最小占比和直接产品的一个规则,明确了含有中国原产稀土物项价值占比0.1%的国外制造的产品,或者是使用了中国稀土相关技术的一些贱卖的产品,均是可能被纳入到出口管制的范围的。
这一个做法跟美国的出口管制条例(EAR)中的“直接产品规则”是相对应的,是一种对等的规则安排行为。
新规还扩大了对于那些中重稀土的一个管制范围,在原有的七种元素基础上又新增了五种,并且首次明确的提及了半导体领域,对海外供应链的影响会进一步提升。
中国在全球的稀土供应链里面是占据着核心的地位的,产量是占到了全球的七成以上,这一次的精准落子无疑是给全球的半导体竞争增添了新的变数。
安世半导体事件的背后,是全球芯片产业格局正在经历深刻的重构。。
根据最新的一个数据,台积电市场份额已经是首次突破了70%,达到了历史新高的71%。
三星电子是以8%的市场份额排名在第二位,较去年同期是下滑了两个百分点。
中国的中芯国际则是以5%的市场份额是稳居全球第三,也是成为了唯一跻身前三的打中国企业。
在AI的芯片领域,中国自主生态正在成型。华为昇腾910C系列已经是开始量产了,2026年将会推出自研的HBM的昇腾950PR,算力的密度是提升了300%。
寒武纪思元芯片的出货量也是激增,并且还获得了字节跳动20万片的一个订单。
中国的本土芯片在AI服务器市场的占比。预计从2024年的42%提升到2025年的58%,这一个数据也是清晰的显示了,中国芯片产业自主化进程也是正在加速中。
荷兰接管的安氏半导体事件也是折射出了全球科技产业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一个变局。
根据欧盟委员会的《外国直接投资审查报告》,荷兰对于中国的投资收购半导体企业的一个审查通过率在2023年降到了65%,远远是低于欧盟的平均水平的82%。
其中大部分的原因是安全风险被否决的案例,涉及的领域跟美国对华管控是高度重合的。
欧盟内部对这个事情的看法其实并不统一,德国,法国等国的企业是强烈反对跟随美国对中国施压的。
德国的博士集团,法国的意法半导体等企业在中国设有大型的生产基地,2023年对华半导体营收占比分别是达到了28%和31%。
中国这一次对荷兰采取的措施,无疑是想要向欧盟传达一个明确的信号,如果说单方面的跟随美国对中国采取限制的措施,将会面临经济损失的。
全球的芯片产业在这一场竞争里面,没有真正的赢家。台积电是凭借着71%的市场占有率下江湖,中芯国际也是在稳步的崛起中,但是每一个参与者都不得不面对一个被分割的市场和不断攀升的一个成本。
面对压力,中国芯片产业是正在走出一条独特的路径:华为昇腾芯片已经是量产了,本土的芯片在AI服务器的市场的占比,预计明年将会达到58%。
芯片支撑表面上是技术之争本质上其实是自主和依附的一个抉择。
那么你认为中国芯片产业要怎么样才能在封锁中实现更大的突破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更新时间:2025-10-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