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人过五十不贪色”,下半句更经典,可惜知道的人不多

人生过了五十岁,很多事情都慢慢看明白了。年少时候的拼搏、追逐、喜欢的那些热闹与繁华,似乎就在岁月的沉淀里变得淡了,轻了。许多老祖宗留下来的话,到了一定年纪,你才能听懂背后的深意。“人过五十不贪色”,这是岁月的劝诫,也是生活的总结。可其实,这句老话还有下半句,更值得每个人细细品味、用心体会。


下半句是什么?那便是:人过五十不争利,心安理得最难得。


五十之后,身体和精力早已大不如前,但许多人依然在名利场里纠结,用曾经的尺度考量眼前得失。贪色,不过是一种欲望,可人这一生,贪的是不是总绕不开“得”字?是利益,是地位,是面子,是虚荣。到了五十,还把自己困在各种执念中,实在太累,也太没必要了。


庄子有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人生的智慧,恰恰在于知道何时该停步,什么时候该放手。许多朋友到了中年,常感到内心浮躁,一点小事就让情绪翻江倒海。其实,说到底还是没有放下那个“争”字。事业、金钱、家庭琐事,人际关系……这些年,我们付出了那么多,拥有了那么多,却也丢掉了许多快乐与自在。


人到暮年,不妨问问自己,究竟为谁辛苦为谁忙?我们都渴望活得风生水起,但归根到底,平安顺遂最可贵。就像席慕蓉说的,“人生有尺,做人有度”,守住本分、放平心态,才能真的活得舒坦。


想想身边的长辈,有多少人在退休后还放不下,从单位带着职场的焦虑回家,和老伴因为小事争吵不断?又有多少人在朋友圈里攀比,看到别人家儿女孝顺、孙辈聪明,自己心头就暗生不满?其实,幸福从来不是比较出来的,而是在自己的世界里活得自在从容。


诗里说:“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外云卷云舒。”真正智慧的人,懂得内收锋芒,把外在的东西统统交给时间,把内心的安宁视为珍宝。五十以后,健康最重要,家和最温暖,朋友最可亲。饭有粗细,但开心最香;衣有新旧,但舒心最贵。


习惯于用心换算一切,很容易在人生下半场迷失自我。身边有人常说,“人哪,活成个样子就行了,要什么自行车?”殊不知,这“样子”,并非外表的光鲜,而是内心的安稳。真正的大格局,是学会和自己和解,与他人坦然共处。你不求别人理解,也不强求众人认同,只愿安安静静、踏实过好每一天。


正所谓“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年纪越大,越懂低调过日子的真滋味。知世故而不世故,历风雨而不怨天尤人;适应变化,可以从容面对世事无常。你会发现,年轻时执着的那些“非要不可”,到了后来不过是“可有可无”。


《道德经》有言:“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人真正的“厚重”,来自于对内心的修炼。五十以后,如果还能保持一颗不贪不争、随遇而安的心,福气自然会找上门。


所以说,“人过五十不贪色,不争利”,才是人生最难得的状态。无论男女,行至人生半坡,养好身心,守住一家清欢,是给自己最大的宽慰。活得淡一点,笑得真一些,走得坦然些。


读者朋友们,有没有过这样的体悟?当你放下无谓的执着,生活反而更美好。愿每一个过了五十岁的你,都能活出属于自己的安稳和通透,如春日暖阳,岁月静好。你又如何看待五十以后的生活?欢迎留言一起聊聊,说不定你的故事,也能治愈别人的岁月。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0

标签:美文   可惜   经典   人生   内心   岁月   朋友   道德经   安稳   守住   坦然   从容   舒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