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大了,是不是就该慢慢放下运动?这其实并不完全对。
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下降,确实需要注意运动方式和生活习惯,但完全不运动或者走极端,也可能带来健康风险。
今天,我们就聊聊年过60岁后,那些容易伤身、减寿的行为,提醒大家尽量避免。
1.剧烈运动做得太猛,身体受不了
不少人觉得“运动越猛越好”,跑步拼速度、举重拼力量,模仿年轻人那样锻炼。
可年纪大了,心脏、血管和关节的负担都增加了。过度剧烈运动容易引发心律不齐、心绞痛,甚至猝死。关节和骨骼也容易受伤,恢复能力比年轻时慢得多。
对于60岁以上的人来说,运动应该以温和、可持续为主。
•控制运动强度,不追求速度或重量,保证呼吸顺畅即可。
•选择低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太极或瑜伽。
•每次运动30分钟左右,坚持规律比一次拼命锻炼更安全。
•做好热身和拉伸,减少受伤风险。
2.清晨太早锻炼,心脏受不了
很多人喜欢一大早出门跑步,觉得空气清新、呼吸顺畅。
但早晨人体血压和血液黏稠度相对较高,这个时候过度运动,会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尤其是对于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的老人来说。
•如果想早锻炼,可以选择在天气稍暖、阳光柔和的时间段。
•先在室内热身10-15分钟再出门活动。
•早晨活动量不要太大,控制在轻松呼吸能说话的节奏就好。
3.饮食太清淡,营养反而不足
老年人常被提醒少盐少油少糖,健康饮食固然重要,但过分追求清淡,也可能导致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不足。长期营养不够,会出现体力下降、免疫力差、骨质疏松等问题。
•科学的做法是保持饮食均衡:优质蛋白(鱼、鸡蛋、豆制品)、蔬菜水果、健康脂肪(橄榄油、坚果)、适量主食。
•盐油糖适量,不必完全剔除,保证口感也能吃得开心。
•可以根据体质适量增加蛋白质或钙质食物,比如奶制品、鱼虾、豆腐。
4.久坐不动,血管和肌肉都会吃亏
现代生活习惯让人动得少,坐着看电视、坐着聊天、坐着吃饭甚至午睡,都容易形成久坐。
长时间不动,会让血液循环变差,肌肉萎缩,骨密度下降,容易诱发高血压、血栓和糖尿病等问题。
•年纪大了尤其要注意活动,每隔1小时尽量站起来活动5-10分钟。
•做一些简单拉伸、走动运动,或者做手脚活动,让血液循环保持顺畅。
•即便走路慢一点、做动作轻一点,都比长时间不动强。
5.盲目吃保健品,身体负担大
很多人年纪大了就想着补营养、补身体,各种保健品、滋补品堆起来吃。
问题是,很多保健品效果没那么神奇,甚至可能和药物发生冲突,给肝脏、肾脏增加负担。
•最安全的做法是根据自己身体情况选择必要的营养补充,不要听广告乱买乱吃。
•多从食物里获取营养更科学,比如鱼、蛋、奶、豆类、坚果都比保健品安全有效。
•如果需要补充特殊营养素,最好先咨询医生或营养师。
6.情绪憋在心里,影响健康
心情不好、压力大,有些老人喜欢憋着不说,认为“自己承受就好”。
但长期抑郁、焦虑或者生气不发泄,会影响免疫系统,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还会影响睡眠和消化。
保持良好情绪比吃补品还重要。
•可以找朋友聊天、参加兴趣班、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必要时也可以咨询心理医生。表达情绪不是软弱,而是保护身体的一种方式。
说句实话
年纪大了不是放弃健康,而是换种方式保护自己。科学锻炼、合理饮食、规律作息、舒缓情绪,才是让身体越活越舒服的秘诀。
记住,活得久也要活得好,别让坏习惯悄悄偷走你的健康。
来源:青岛广播
温馨提示:本文所载的健康相关信息仅供参考,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不能直接作为任何健康干预的依据。在采取任何预防、治疗或治愈的措施之前,请先与医生进行沟通。
文中所提姓名均为“化名”,切勿对号入座
(蓬莱融媒体中心)
更新时间:2025-08-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