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汕头市博物馆内,两件珍藏超70年的清代服饰首次“亮相”。这两件服饰是爱国侨领高绳芝及其夫人陈淑仪的遗物,此次由高绳芝后人带回汕头无偿捐赠。
高绳芝嫡孙高洁介绍两件服饰的工艺。 南方+ 杨立轩 拍摄
据了解,这两件服饰分别为高绳芝生前所穿的棕色团花纹漳缎长袖马褂,及其夫人生前所穿的湖色暗花绸饰黑缎挖云镶边女衫。高绳芝的孙子高洁告诉记者,祖父高绳芝的服饰使用明清时期的特色漳缎织成面料,该面料需在织造前将服饰的款式和尺寸、纹样的布局和拼接等预先设计好,使用专门的漳缎织机织造,其工艺十分繁复,多为明清时期宫廷王公贵族及社会上层人士穿用。
两件服饰分别为男女款,至今有120多年。 南方+ 杨立轩 拍摄
高洁说,1951年祖母陈淑仪从潮汕取道广州前往天津时,携带一批清末时期的服饰。这批服饰在家中存放了70多年后,兄弟姐妹商量决定全部捐赠。此前,部分服饰已捐赠给中国华侨博物馆和中国服装服饰博物馆,家中仅剩的两件服饰,此次捐赠给汕头市博物馆。
“汕头是我们的家乡,是我们的根。”高洁表示,祖父高绳芝出生于澄海,曾任汕头总商会会长和汕头民政长。这两件服饰至今已有120多年,既经历了家族发展,也见证了社会变迁,如今将其捐赠回归家乡,希望能够更好地传承华侨爱国爱乡的赤子情怀。
据悉,高绳芝在潮汕地区曾创办振发布局、创办“汕头开明电灯股份有限公司”、筹办汕头自来水公司、架设汕头至澄海的第一条长途电话线路,开创侨资在潮汕投资民族工业的先河,被誉为汕头“水电之父”。此外,高绳芝还慷慨解囊资助起义,积极参加到辛亥革命的浪潮中。
1913年,高绳芝因操劳过度在澄海病逝,终年35岁,国民政府追认为“着花红烈士”。1930年,为缅怀高绳芝功绩,汕头中山公园建设一座纪念亭,命名“绳芝亭”。
南方+记者 杨立轩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作者】 杨立轩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更新时间:2025-08-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