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到中国卡脖子了!全球缺水难题难解,中国却能稳粮食能源链

文|碧落千山

编辑|可口枫达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的报告,全球有近30亿人正经受着缺水的困扰。

地球的另一端,美国人正在为密西西比河的水位发愁,西南部地区农民看着干裂的农田直摇头。

欧洲也不消停,西班牙的橄榄园因为缺水减产,意大利波河平原的农民对着见底的河流叹气。更不用说中东和北非地区,那里的人们早已习惯了与缺水共存。

然而有趣的是,在地球的这一端,中国人依然淡定地过日子,没人为喝水发愁,种菜种粮更是不缺水浇。

但这种处变不惊的底气,可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一套关于水、粮食和能源的“中国方案”在默默发力。

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重庆日报】【经济日报】【新华每日电讯】(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智慧治水

想象一下,如果每滴水都有自己的“身份证”,能随时报告自己的位置和状态,那该多酷?在重庆,这个说法正在真实中上演。

在重庆日报10月30日的介绍中,一套名为“巴渝治水”的智能系统早已悄然运转。它就像一个不知疲倦的“守门员”,24小时守护着长江流域的每一条河流。

去年夏天,该系统捕捉到綦江区一段河流的异常数据——溶解氧连续三天超标。要放在过去,处理这种问题得跨好几个部门,没个十来天根本解决不了。

但这次,情况完全不同了。系统能够立即启动智能追溯,很快锁定了两家污水处理厂。处置人员迅速到场,配合水电站进行水量调度,问题在短短三天内就得到了解决。

这套系统的厉害之处在于,它把22个市级部门的数据全都整合在一起,建立了空天地一体化的监测网络。

1.7万多个监测点如同无数双敏锐的眼睛,将问题的发现时间从原来的7天缩短到了24小时以内。

到这儿,不禁让人想起太平洋对岸的那个国家。加州去年也推出了一个类似的智能水务系统,可惜因为各部门数据标准不一,最后成了“各唱各的调”。

得克萨斯州更夸张,不同水务公司用的系统完全不兼容,出现问题时互相“踢皮球”成了常态。

而中国的这套智能治水经验,不仅在实际应用中大放异彩,还被收录进《上海手册》,成了向全球推广的“中国智慧”。

从“治水”到“智水”,中国正在用科技重新定义水资源管理。

农村用水革命

说到农村用水,湖南长沙县金井镇的变化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

还有记者采访到了今年六十出头的宋群英,现在缴水费再也不用跑远路了。只见她在手机上点了几下,一分钟就完成了缴费。

“以前缴水费要去隔壁乡镇,来回一趟半天都过完了。”她笑着说,“现在手机上就能搞定,我们农村用水和城里一样方便了。”

更让她点赞的是服务人员的响应效率。去年家里突然停水,她一个电话,10分钟内维修人员就上门了,半小时后供水就恢复了。这种响应速度,让不少城里人都羡慕。

长沙县打造的“30分钟供水服务圈”,通过密如蛛网的2800公里供水管道,把清洁安全的饮用水送到了约34万农村居民家中。这些管道就像人体的毛细血管,滋养着每一个村庄。

在另一家水厂,他们用整整5道先进的处理工艺确保了合格率始终保持在100%。这里的深度处理单元,甚至比很多城市水厂还要先进。

回头看看美国,情况就有点尴尬了。密歇根州的弗林特市,七年前因为水源切换导致铅污染,至今仍有部分居民不敢直接饮用自来水。

加州的中央谷地,许多农村社区依然依赖瓶装水作为主要饮用水源。

水与粮食能源:一个都不能少

水资源保障的直接效应,就是粮食安全。

在天府之国,“十四五”以来粮食产量连续五年稳定在700亿斤以上,去年更是达到726.8亿斤的历史新高。预计今年还将再创新高,突破730亿斤。

这些数字背后,是水利与农业的完美配合。四川大力推进“天府粮仓·百县千片”建设行动,把良田、良种、良机、良法有机融合,粮食亩产提高了5.7公斤。

更值得一提的是,最不可或缺的三大主粮收获量合计涨了数十亿斤,对整个省份总量增产的贡献更是占了绝对值。

水资源的管理,还直接关系到能源安全。

四川,“十四五”期间建成投产了白鹤滩、乌东德等10座大型水电站,今年水电装机将历史性突破1亿千瓦。

这相当于每年节约标准煤约30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8000万吨。

对比美国,加州的迪亚布罗峡谷核电站曾因为水温过高多次被迫降负荷运行,而德克萨斯州的风电也因为干旱天气导致发电量大幅波动。

中国却通过水光互补等创新模式,巧妙地解决了清洁能源的稳定供应问题。那座全球最大、海拔最高的水光互补电站,就是最好的例证。

当国外的专家们还在争论淡水资源的年龄时,中国的智能治水系统已经能够精准预测未来三天的水质变化。

当其他国家的水务部门还在为数据共享扯皮时,中国的“水管家”已经实现了跨部门、跨区域的协同治理。

结语

如今的中国,不仅用自己的方式解决了水安全问题,更向世界提供了一份充满东方智慧的“中国方案”。

水、粮食、能源——这三条生命线,在中国智慧的精巧编织下,已然形成一张牢固的安全网。

中国人用实力证明,在这场全球性的水资源考验中,咱们不仅交出了合格答卷,更开创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这不禁让人想起那句老话:“会者不忙,忙者不会”——中国人,正是用智慧与实干,把这道世界难题解得漂亮!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本文内容信息源自:【重庆日报】【经济日报】【新华每日电讯】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2

标签:财经   中国   难解   粮食   难题   能源   全球   加州   重庆   系统   长沙县   水资源   水光   智能   水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