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闰土的叉
编辑|闰土的叉
去年我们对锑、镓、锗等关键矿产实施出口管制,旨在限制对手在半导体和军工领域的发展。
原以为此举能精准打击对方“命门”,甚至有西方企业公开表示库存告急。
但几个月过去,预想中的紧张局面并未出现。
表面上看各国都以为中国掌握了美国矿产命脉,但规则总有了漏洞,甚至对于美国来说,他们已经有了“更好”的缓兵之计....
我们打出一张稀土王牌,想将对手一军,没想到,牌桌下有人开了条暗道,这张牌正悄悄溜到对手手里。
实际上,这盘棋从去年我们拧紧关键矿产的出口“水龙头”开始。
首先要明确的是,锑、镓、锗,这些名字拗口的金属是半导体、军工高科技里不可或缺的“维生素”。
而有关矿产管制令一出,我们都以为精准打击了对手的“命门”。
当时的气氛确实紧张,一些西方军工巨头甚至公开叫苦,说库存撑不了几个月,表面上这听起来效果立竿见影,似乎再过一阵子,他们就得低头。
可怪就怪在这里,几个月过去了,预想中“跪求”的场面并没出现,那些本该急得像热锅上蚂蚁的企业,日子过得似乎还挺滋润。
如此一来也不免让人好奇,风平浪静的表象下到底发生了什么诡异的事情?
原来,一出“卡脖子”的硬汉戏,被悄悄演成了“偷梁换柱”的悬疑剧。
数据不会撒谎,去年底到今年上半年,世界地图上两个不起眼的角落,泰国和墨西哥,突然成了对美出口某些关键矿产的“暴发户”。
尤其是氧化锑,这两个国家卖给美国的量,竟然超过了过去几年的总和,这就好比两个平日里默默无闻的小角色,一夜之间成了武林盟主背后没点蹊跷谁信?
更有趣的,是我们自己的海关数据。
同一时期,泰国和墨西哥在我们这里的稀有矿产进口榜单上,排名坐着火箭往上蹿,几年前它们连前十的边都摸不着。
一边是泰国、墨西哥本身并无像样的矿产开采能力,另一边却是它们对美出口量和自中国进口量的同步暴增。
这不就是左手倒右手吗?也就是说这些矿产换了个国籍,贴了个新标签,就绕开我们的禁令,堂而皇之地流向了美国。
一笔你好我好,唯独我们不好的买卖,但冷静下来细细思考,这场“洗产地”的大戏能演得如此顺畅,实际上背后全都是赤裸裸的利益算计。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在这件事上美国人是最大的推手。
他们的算盘打得极精,打算在短期内必须稳住供应链,不能让高科技和军工企业真的“断炊”。
这场转运游戏,就像是给他们争取时间的“麻醉剂”。
但更长远的图谋是利用这个缓冲期,加速建立“去中国化”的供应链,他们一边通过墨西哥“进货”,一边在非洲重启旧矿,在本土研发回收技术。
可以说转运越成功,他们“脱钩”的底气就越足,我们这张王牌的威慑力,就越是被稀释。
而反观泰国、墨西哥这些中间商,更是乐见其成。
他们热衷于在两大巨头之间充当“二道贩子”,既能赚取不菲的转口贸易费,又能提升自己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
这种“两头下注,闷声发财”的策略,让他们在这场浑水里摸到了大鱼,这笔买卖对美国和中间商来说,是双赢。
但最坚固的堡垒,往往从内部被攻破,让人五味杂陈的,或许还是我们自己人扮演的角色。
纵观整个贸易局势,“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句话在全球化的供应链里,被演绎得淋漓尽致。
为了保住订单和利润,一些国内企业很可能通过海外的“马甲”公司,与第三方贸易商联手把受管制的矿产,名正言顺地运往中转国。
这背后,或许有利润驱使下的铤而走险,或许也有全球经济寒冬下,甚至也有很多小国为了活下去所选择的无奈之举。
但无论如何,这种行为都客观上为对手递上了刀子。
更棘手的是,转口贸易、离岸公司这些原本为了促进商业便利的国际规则,如今成了规避管制的天然“暗道”。
当一家中国企业控股的泰国公司出口矿产时,法律上的“产地”就变成了泰国。
这形成了一个全球性的“监管真空”,让这场“偷梁换柱”的游戏玩得滴水不漏,让我们空有一身力气,却打不着人。
只不过面对这种局面,光是抱怨和愤怒毫无用处,这更像一场考验智慧和定力的长跑。
与其隔空喊话,不如看看对手是怎么玩的,美国打击他国商品绕道转运时,手段可一点都不含糊。
他们跟越南签订的贸易协定里就专门加入了“反转运监察条款”,授权越南对疑似来自中国的转运商品,直接加征高额关税。
这一招的精髓,不在于关税本身,而在于通过双边协定,把压力直接传导给“中间商”,让转运行为的成本和风险急剧升高,变得无利可图。
而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能做的一方面必须收紧出口许可的口子。
建立更严厉的责任追溯机制对那些顶风作案、配合转运的企业,必须下狠手让他们知道背叛国家战略的代价有多沉重。
另一方面,对外要“精准拆台”。
或许可以主动与泰国、墨西哥这类中转国谈判,在新的贸易协定里,加入类似的“战略物资反转运条款”。
我们可以提出联合执法,一旦查实不仅可以削减其稀土进口配额,甚至可以与更广泛的经济合作挂钩。
这需要高超的外交手腕,更需要坚决的谈判立场。
但这场围绕战略物资的博弈,远未结束,贸易战里没有旁观者,坐视漏洞而不堵死的人,最终只会让自己陷入被动。
只有当那些在墨西哥港口、泰国仓库里等待“洗白”的矿产,真正变成烫手山芋时,我们的王牌,才能重新成为王牌。
信息来源:观察者网
参考资料:
1.观察者网:《警惕!“美企竟这样绕过禁令,偷拿中国关键矿物”》,2025-7-10
喜欢本期节目,请您点击“关注”,不错过下期分享。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此文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更新时间:2025-07-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