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信球,挣钱也不知道给他孩儿孙子存住!"
一个拉三轮车的大爷如此评价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
这位大爷不是别人,正是于东来30年前的老邻居。
当年那个只有两间门面的小杂货铺老板,如今已是年营业额170亿的零售巨头。
但老邻居眼中的于东来,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时间回到30年前,许昌市南大街上有一家不起眼的小杂货铺,只有两间门面,经营着一些日常生活必需品。店主是个年轻人,名叫于东来。
就在这家小店门前,有个大爷经营着一个小火锅店。
那时候,这个年轻的店主还会亲切地喊大爷"哥"。两人做着邻居生意,相处融洽。
但这个年轻人有点"不正常"。
别的商家都想着怎么多赚钱,他却在门头上写下了"用真品换真心"几个大字。在那个假货泛滥的年代,这简直就是跟钱过不去。
大爷回忆说,那时候市场上到处都是假货劣货,老百姓很难买到真正好的东西。
但于东来这家小店不一样,所有商品都货真价实,买回家不满意还能退货。
"那时候哪有什么七天无理由退货啊,就是他最早立下的规矩!"大爷感慨地说。
很多人都觉得于东来这样做是在吃亏,但他坚持认为,只有用真品才能换来真心。这种朴素的商业理念,在当时显得格外珍贵。
正是这种"傻乎乎"的坚持,让胖东来的口碑在老百姓中间慢慢传开。
那个年代没有互联网,没有自媒体,完全是靠口口相传。
如果不是真的货真价实,怎么可能有人愿意一次次光顾这家小店?
老邻居对于东来最大的"不满",就是他"挣钱不留给儿孙"的做法。
"他这边挣了那边又撒出去了,人家做事从来都是大方的!"大爷说这话的时候,语气里既有不理解,又有敬佩。
在传统观念里,做生意赚钱不就是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下家业吗?
但于东来偏偏不走寻常路。他信奉"财散人聚"的道理,把赚来的钱大部分都用在了员工身上,用在了社会公益上。
胖东来的员工2025年税前平均工资高达1.2万元,这在河南省来说绝对是高薪。
很多郑州的白领都羡慕胖东来的员工待遇。员工生病了,于东来二话不说就拿出几万块钱报销医疗费。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许昌胖东来生活广场前的那座高架桥,竟然是于东来自己掏钱修建的。原因很简单:那里有学校,学生过马路不安全。
这样的"败家"做法,在很多企业家眼里简直不可理喻。但于东来有自己的理念:企业家不应该只是财富的积累者,更应该是社会责任的承担者。
对比那些热衷于给子女留下巨额财产的富豪们,于东来的做法确实显得"另类"。
但正是这种"另类",让胖东来获得了无法用金钱买到的东西——民心。
老邻居最敬佩于东来的一点,就是他对穷人的态度。
"越是穷人,他越是尊重!"大爷的话掷地有声。在那个年代,很多人都看不起穷人,觉得穷人没有消费能力,不值得重视。
但于东来恰恰相反,他把普通老百姓当成上帝。
大爷还记得一个细节:有次看见要饭的,于东来直接从兜里摸出一张百元大钞给了人家。在30年前,一百块钱可不是小数目啊!
这种对弱势群体的关爱,一直延续到今天。胖东来之所以能在消费者心中有如此高的地位,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这种"把老百姓当上帝"的理念。
更让人敬佩的是于东来的爱国情怀。
29年前,他带着两个兄弟跑到北京,把自己辛苦赚来的2万元全部捐出,用于支持中国发展航母事业。
要知道,29年前的2万元可以在许昌买两套房子!但于东来毫不犹豫地拿了出来,因为他明白一个道理:国家强大了,个人才会强大。
疫情期间,胖东来更是表现出了企业家应有的担当。在其他商家纷纷涨价的时候,胖东来坚持平价销售,所售菜品不加一分钱利润。不仅如此,还毫不犹豫地捐出5000万元用于抗击疫情。
这种从帮助个人到回馈社会,从关爱民生到支持国家的大爱情怀,让于东来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商人,成为了真正的企业家。
最让人意外的是,作为一个年营业额170亿的企业掌门人,于东来的个人生活却异常简单。
他没有买豪宅,从他开直播时的房间可以看出,布置简简单单,没有丝毫奢华可言。这跟那些动辄豪宅名车的企业家形成了鲜明对比。
但这种简单不是装出来的,而是他内心真实的选择。他把更多的利润分配给了员工,把更多的财富回馈给了社会。
这种生活方式看似"吃亏",实际上却体现了更高层次的智慧。
当其他企业家还在为家族财富传承焦虑的时候,于东来已经通过自己的方式实现了另一种意义上的"传承"——价值观的传承,精神财富的传承。
胖东来之所以能够从30年前的小杂货铺发展到今天的零售巨头,靠的不是什么高深的商业技巧,而是最朴素的商业道德和最真挚的社会情怀。
老邻居说得对:"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于东来用30年的坚持,换来了老百姓的信任和认可,这比任何商业成就都更有价值。
听完老邻居的爆料,我们不禁要思考一个问题:于东来的这些"高尚"行为,到底是出于纯粹的人道主义精神,还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商业策略?
也许,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真正的商业智慧,往往就是把人性的善良和社会责任融入到商业模式中。于东来的成功,正是证明了这一点。
在这个浮躁的商业时代,像于东来这样"挣钱不留给儿孙"的企业家确实不多见。但正是这种"反常规"的做法,让胖东来获得了金钱无法买到的最宝贵财富——人心。
30年过去了,当年那个被老邻居"嫌弃"不会存钱的年轻人,已经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什么叫做真正的财富。也许,这才是企业家精神的最高境界吧。
对于胖东来和于东来,你们怎么看?是真情怀还是高级营销?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参考信息源:
[1].个人账号《采访于东来30年前的老邻居,是怎么评价他的。》
但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更新时间:2025-07-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